|
厦门“知识殿堂”华丽蜕变 |
市图书馆传承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象征 |
|
2024年10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特别报道
|
2007年,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开放,市图书馆随之迁至新馆舍。 |
|
晨报记者 傅曦颖
厦门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厦图”)始建于1919年,至今已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从早期玉屏书院余款支持设立,抗战时遭逢劫难,到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再到目前拥有文化艺术中心馆区、集美新城馆区和中山图书馆(鼓浪屿分馆)三个馆区,总面积8.7万平方米,如今的厦图对于市民来说,不仅是知识殿堂,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
利用玉屏书院余款创办
1885年,18岁的周殿薰被推举为玉屏书院的大董,他推动将书院资金用于兴办新式学堂,创立厦门中学堂(厦门一中前身)。在此期间,他萌生了创办公共图书馆的构想。1919年,周殿薰在厦门道尹陈培锟的支持下,利用玉屏书院余款创办厦图,并担任首任馆长。
初创时期的厦图收录了玉屏书院和博闻书院的旧藏书籍,还从国内外采购了许多新译图书和杂志,藏书达数万册。1920年,厦图正式对外开放,但随着读者增加,馆舍条件逐渐显得不足。1922年,周殿薰赴上海募捐扩建厦图。
1930年,周殿薰的学生余超接任馆长,他致力于将厦图推向现代化,引入西方的图书分类法,编制更加系统的目录卡片,还创办了《厦门图书馆声》月刊,推动图书馆专业化和本地文献的保存。抗战时期,厦图经历重重劫难,余超在日军占领厦门前带走了珍贵的古籍,使部分文献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迁址
新中国成立后,厦图馆址相对稳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厦图曾迁址3次,除了在中山路147-165号二楼短时“驻足”外,五六十年代在思明北路l26-134号大楼、七八十年代在中山路67-71号厦门日报社旧址各“栖身”16年。
随着厦图藏书量急剧增加,到1986年,总馆的藏书已达40多万册,面积仅1352平方米的厦门日报社旧址已不能满足需求。馆长杨玉中起草报告给时任厦门市市长邹尔均,申请将市政府旧址(公园南路2号)拨作厦图馆址。1987年8月,经邹尔均批复,市政府将公园南路2号市政府原大院,包括市委原大楼及其附属楼房作为图书馆馆址,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8年6月,厦图迁入公园南路2号的市政府原大院。
厦图迁入市政府原大院后,条件有所改善,但馆舍面积依然有限,建筑格局也不适应图书馆存储文献和服务布局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拓宽或更新,此时香港同胞杨贻瑶伸出了援手。杨贻瑶少时家贫,没能上学读书,到异乡拼搏前,曾在厦图度过了学习知识的时光,成功后决定捐资支援家乡建设。其不仅出资,还亲自参与设计和规划建设厦图综合大楼。1991年,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厦图综合大楼竣工,成为当时厦门较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
去年总流通422.3万人次
进入21世纪,随着厦门城市加快发展,图书馆功能和服务进一步扩展。2007年,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开放,厦图随之迁至新的馆舍。新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57万平方米,融入现代化建筑设计元素,结合开放的空间布局、先进的技术设施和多样化的文献资源,以超市式的“藏、借、阅一体化”为基本服务模式,全年365天开放,为读者提供全免费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厦图还专门设立了少儿文献借阅区、残障人士借阅区、IT体验区等服务区域。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逐渐多元化,读者可查阅印刷版、电子版、音像资料等多种类型的资源;服务体系全面数字化、现代化,馆内实现Wi-Fi全覆盖,配置触摸屏导读系统和阅报系统、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扫描仪等自动化设备,并依托互联网、微信平台开展“飞鸽传书”网上借书、“白鹭分”免押金信用办证、图书预约、网上续借等多种开放性服务。
2018年,厦图集美新馆开馆,成为新的重要文化地标。这座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是厦门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图书馆。“这里不仅是市民阅读学习的场所,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展示体验、服务中心。”厦门市图书馆副馆长曾兴德说。
据了解,2023年,厦图总流通达422.3万人次,外借文献654.78万册,外借文献册次创历史新高;开展公益性讲座、展览、培训、读书沙龙、电影展播、少儿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1100多场次。
厦门“知识殿堂”华丽蜕变
市图书馆传承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象征
|
2007年,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开放,市图书馆随之迁至新馆舍。 |
|
晨报记者 傅曦颖
厦门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厦图”)始建于1919年,至今已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从早期玉屏书院余款支持设立,抗战时遭逢劫难,到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再到目前拥有文化艺术中心馆区、集美新城馆区和中山图书馆(鼓浪屿分馆)三个馆区,总面积8.7万平方米,如今的厦图对于市民来说,不仅是知识殿堂,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
利用玉屏书院余款创办
1885年,18岁的周殿薰被推举为玉屏书院的大董,他推动将书院资金用于兴办新式学堂,创立厦门中学堂(厦门一中前身)。在此期间,他萌生了创办公共图书馆的构想。1919年,周殿薰在厦门道尹陈培锟的支持下,利用玉屏书院余款创办厦图,并担任首任馆长。
初创时期的厦图收录了玉屏书院和博闻书院的旧藏书籍,还从国内外采购了许多新译图书和杂志,藏书达数万册。1920年,厦图正式对外开放,但随着读者增加,馆舍条件逐渐显得不足。1922年,周殿薰赴上海募捐扩建厦图。
1930年,周殿薰的学生余超接任馆长,他致力于将厦图推向现代化,引入西方的图书分类法,编制更加系统的目录卡片,还创办了《厦门图书馆声》月刊,推动图书馆专业化和本地文献的保存。抗战时期,厦图经历重重劫难,余超在日军占领厦门前带走了珍贵的古籍,使部分文献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迁址
新中国成立后,厦图馆址相对稳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厦图曾迁址3次,除了在中山路147-165号二楼短时“驻足”外,五六十年代在思明北路l26-134号大楼、七八十年代在中山路67-71号厦门日报社旧址各“栖身”16年。
随着厦图藏书量急剧增加,到1986年,总馆的藏书已达40多万册,面积仅1352平方米的厦门日报社旧址已不能满足需求。馆长杨玉中起草报告给时任厦门市市长邹尔均,申请将市政府旧址(公园南路2号)拨作厦图馆址。1987年8月,经邹尔均批复,市政府将公园南路2号市政府原大院,包括市委原大楼及其附属楼房作为图书馆馆址,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8年6月,厦图迁入公园南路2号的市政府原大院。
厦图迁入市政府原大院后,条件有所改善,但馆舍面积依然有限,建筑格局也不适应图书馆存储文献和服务布局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拓宽或更新,此时香港同胞杨贻瑶伸出了援手。杨贻瑶少时家贫,没能上学读书,到异乡拼搏前,曾在厦图度过了学习知识的时光,成功后决定捐资支援家乡建设。其不仅出资,还亲自参与设计和规划建设厦图综合大楼。1991年,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厦图综合大楼竣工,成为当时厦门较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
去年总流通422.3万人次
进入21世纪,随着厦门城市加快发展,图书馆功能和服务进一步扩展。2007年,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开放,厦图随之迁至新的馆舍。新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57万平方米,融入现代化建筑设计元素,结合开放的空间布局、先进的技术设施和多样化的文献资源,以超市式的“藏、借、阅一体化”为基本服务模式,全年365天开放,为读者提供全免费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厦图还专门设立了少儿文献借阅区、残障人士借阅区、IT体验区等服务区域。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逐渐多元化,读者可查阅印刷版、电子版、音像资料等多种类型的资源;服务体系全面数字化、现代化,馆内实现Wi-Fi全覆盖,配置触摸屏导读系统和阅报系统、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扫描仪等自动化设备,并依托互联网、微信平台开展“飞鸽传书”网上借书、“白鹭分”免押金信用办证、图书预约、网上续借等多种开放性服务。
2018年,厦图集美新馆开馆,成为新的重要文化地标。这座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是厦门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图书馆。“这里不仅是市民阅读学习的场所,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展示体验、服务中心。”厦门市图书馆副馆长曾兴德说。
据了解,2023年,厦图总流通达422.3万人次,外借文献654.78万册,外借文献册次创历史新高;开展公益性讲座、展览、培训、读书沙龙、电影展播、少儿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110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