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启幕,搭建国际创意交流顶级平台 |
打造全国设计艺术产业发展高地 |
·A3·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昨日,2025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在厦门市美术馆盛大启幕,全球13个国家80余位顶尖艺术家、设计师及机构代表齐聚厦门,共同开启为期21天的创意之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厦门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引进和孵化了一批设计机构和设计艺术家,为厦门设计艺术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举办的2025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以多元展览、学术活动、公共教育、产业对接等多维形式,搭建起国际创意交流的顶级平台,既是全球设计艺术的盛会,更是厦门向世界展示创新活力的城市窗口。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各界合力,共同搭建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化设计艺术交流平台,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设计艺术产业的发展高地。
五大主题展区:
前沿艺术设计荟萃
本届设计艺术周核心展览——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昨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同步开启,将持续至5月18日,免费对外开放。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介绍,展览通过五大创新主题板块,集中展示300余件涵盖雕塑、绘画、空间设计、交互艺术等领域的前沿作品。
步入展区,仿佛踏入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艺术世界。艺术家们以独特方式,借助光影、传统新绎、诗意表达、影像色彩等作品,探索艺术在解码时代精神与维系生活感受力中的独特价值。
在位于美术馆外的广场上,清华美院团队打造的巨型金属雕塑《未来之境》,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参观,体会抽象形态与具象符号的辩证互动;郅敏的雕塑《天象四神——白虎》旁,观众在细细揣摩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内涵。此外,王瑞琳的《逐梦记-方舟》以东方诗意诠释人与自然的共生,引得观众们沉浸在那份宁静与美好之中;Martin Newth的《New Horizons》以红调摩天景观探讨技术重构现实认知,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
不少作品传达了时尚与艺术结合的生活新风向。在张周捷创作的《Mesh Series“网格面系列”全新镜面艺术装置》前,不少观众在镜像裂变中不断变换角度,试图探索自我与他者对话的新场域;李薇的《清、远、静》以丝帛凝练山水意境,轻柔的材质与淡雅的色调,引得不少人凑近仔细观察。
国际学术活动:
共探产业变革前沿
除了大咖云集的展览,活动期间,三场高端学术活动也将陆续举行。据了解,这些学术活动汇聚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Martin Newth、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Juan Cruz等多位国内外设计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同时邀请到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王辉,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场景与设备创新实验室总监王鹏,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总经理陈妍等业界精英共同参与,围绕“创意成就美好未来”“人工智能的可能与边界”“设计教育的思变与再造”等议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为拉近设计艺术与公众的距离,本届设计艺术周特别邀请清华美院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面向社会大众开设公开课,涵盖AI之美、图案之美、文创之美、工艺之美、时尚之美等主题,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创作乐趣,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本届设计艺术周还创新推出“设计艺术地图”,从专业价值、空间美学、业态创新三个维度,联动56家设计类、艺术类、特色商户等在地机构,构建“一图读懂厦门设计艺术基因”的互动体验网络。
人物声音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我是厦门海沧新垵人。厦门是一座美丽且包容的城市,也很适合从事艺术创作。我相信,随着国际设计艺术周的持续举办,会激发更多人的艺术基因,带动厦门整个城市的创意生活飞速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我来过厦门很多次,非常喜欢这座美丽的、充满艺术气息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我们希望未来能持续推动设计艺术周在厦门的开展,引起更多人对艺术、设计、文化、生活的思考,并且投入到设计艺术创新的事业中,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厦门的独特地理位置,挖掘更多闽南文化融入到设计中。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Martin Newth:近年来,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为推动青年创意艺术人才的培养共同助力。此次在厦门举办的国际设计艺术周,我们将持续探索艺术与设计如何指引当下与未来,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人看到厦门的设计力量。
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Juan Cruz:厦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在厦门的这些天,我也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当前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中,如何能够使青年设计艺术人才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是我们的使命。期待通过参加本届设计艺术周,我能与世界各地的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学习,得到更多收获。
SOM设计总监、首席设计师和注册建筑师Nicolas Medrano: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能来到厦门参加本届设计艺术周。我们带来了一个充满特色的创新设计,我们称之为“编织木网型”结构,更像是一种DNA型的结构型设计,更加环保也更有创意。希望通过参加本届活动,我能了解更多关于“新质生活”的理念,带给我更多的艺术思考。
(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