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将于“五一”公测 |
“屿见闽南”千呼万唤始出来 |
|
|
2025年04月24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
现场的演艺节目独具特色。本版图片 记者 陈理杰 摄 |
|
 |
来宾们换好华服入场,化身闽南幻境中的主人公。 |
|
 |
部分演艺节目具有异域风情。 |
|
 |
精彩的场景,适合市民游客打卡。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五一”小长假去哪玩?记者给您推荐一个好去处——位于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核心区的“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昨日,“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举办沉浸式发布会,项目“折叠时空”的极致体验受到广泛好评。
这是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市民游客可在同一空间移步换景,沉浸式体验“宋韵闽南、海丝闽南、烟火闽南、南洋闽南”。项目方表示,“五一”期间,项目将进行全球公测,并开放2万个免费名额邀请市民游客体验,5月17日将正式迎客。
历时3年精心打磨
打造“全球闽南文化之窗”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是在厦门市委市政府、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市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由象屿集团旗下邮轮母港集团历时3年精心打磨而成。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秉持致敬闽南、献礼城市的初心,旨在打造“全球闽南文化之窗”和厦门文旅新名片。
该项目位于东渡码头后方,毗邻国际邮轮中心,建设面积达20.1万平方米。1500名设计人员与1800名建设队伍成员齐心协力,精心雕琢,以海洋文明、闽南文化、厦门故事为核心,将闽南魅力浓缩为“远古山海”“闽南幻境”“鼓浪回响”“滨海流光”“邮轮时光”五大篇章。其中,一期“远古山海”和“闽南幻境”将于5月17日正式亮相。“远古山海”占地2.3万平方米,重现了闽南原住民南岛语族人的生活场景;“闽南幻境”面积达5.7万平方米,生动呈现了宋元明清至近代闽南人下南洋跨越千年的历史风情。项目溯源闽南历史文化,形成三大演区、八大街区,落成116栋可品味的历史建筑,精选展现83项文化非遗。在这里,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通过演艺活动、文化空间、装潢雕饰等多种形式,实现可品尝、可触摸、可穿戴、可聆听、可观赏的五感体验,使这里俨然成为一座充满生命力的“非遗博物馆”。游客可以在此与44名演员沉浸式互动,观赏近30场演艺节目,体验超1000款、6000套华服换装,轻松获取超百张惊艳朋友圈的美照、百段充满闽南记忆的视频,找到属于自己的 “闽南一千零一页”。
“折叠时空”创意手法
展现闽南文化开放包容
如今市面上的文旅项目众多,“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在玩法和运营上有何独特魅力?据该项目总经理陈大鲲介绍,项目以“溯源不守旧,创新非还原”为理念,通过“折叠时空”的创意手法,巧妙地将南岛语族先民生活场景、宋元明清近现代的闽南万象串联起来。在这里,非遗、民俗、建筑、美食等闽南瑰宝汇聚一堂,从红砖古厝到地道风味,游客能全方位感受闽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与美美与共。
这个项目展现了浓厚的闽南文化元素,对于台湾游客来说就像回到家乡一般熟悉。陈大鲲介绍,在景区内,台湾游客不仅能听到熟悉的乡音,更能沉浸式体验,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百草巷以闽台共有的保生大帝信仰与青草药文化为脉络,通过吃、喝、玩、逛,生动展现两岸人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台湾府集结地道台味小吃与饮品,搭配高山族歌舞与电音三太子表演,以美食串联记忆,以民俗唤醒乡愁。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寻根”与“重逢”的情感归途,生动诠释了闽台文化“同源共生,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
多方携手深度共创
让闽南非遗 “活起来”
记者了解到,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打造过程中,项目方与众多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实现了深度共创。
“项目方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我们像是目标一致的战友。”艺术家钟沛霖说,在创作期间,项目方帮助他们共同溯源闽南从西晋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而艺术家们则发挥艺术才能,以闽南非遗灰塑技艺,在“闽南幻境”入口处共同创作了两幅大型手绘壁画,生动展现了“闽南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情景故事,让游客能真切感受到闽南千年历史的磅礴与主创人员的用心。
“为了让游客能通过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全面地感受非遗魅力,我们通过文化展陈、互动体验、场景融合等形式,让非遗‘活起来’。”闽南红砖雕非遗传承人、策展人史文沧告诉记者,比如,在烟火巷中设置的闽南灯笼展陈空间里,游客不仅能体验闽南特色的非遗灯彩技艺,还能找到刻有自家姓氏的灯笼,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邮轮母港集团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市民游客参与项目共创,通过个性化体验来丰富项目内容,更好地展现闽南文化的生命力。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邮轮母港片区的旅游流量核心入口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繁荣厦门乃至闽南文旅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来”,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将于“五一”公测
“屿见闽南”千呼万唤始出来
 |
现场的演艺节目独具特色。本版图片 记者 陈理杰 摄 |
|
 |
来宾们换好华服入场,化身闽南幻境中的主人公。 |
|
 |
部分演艺节目具有异域风情。 |
|
 |
精彩的场景,适合市民游客打卡。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五一”小长假去哪玩?记者给您推荐一个好去处——位于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核心区的“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昨日,“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举办沉浸式发布会,项目“折叠时空”的极致体验受到广泛好评。
这是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市民游客可在同一空间移步换景,沉浸式体验“宋韵闽南、海丝闽南、烟火闽南、南洋闽南”。项目方表示,“五一”期间,项目将进行全球公测,并开放2万个免费名额邀请市民游客体验,5月17日将正式迎客。
历时3年精心打磨
打造“全球闽南文化之窗”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是在厦门市委市政府、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市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由象屿集团旗下邮轮母港集团历时3年精心打磨而成。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秉持致敬闽南、献礼城市的初心,旨在打造“全球闽南文化之窗”和厦门文旅新名片。
该项目位于东渡码头后方,毗邻国际邮轮中心,建设面积达20.1万平方米。1500名设计人员与1800名建设队伍成员齐心协力,精心雕琢,以海洋文明、闽南文化、厦门故事为核心,将闽南魅力浓缩为“远古山海”“闽南幻境”“鼓浪回响”“滨海流光”“邮轮时光”五大篇章。其中,一期“远古山海”和“闽南幻境”将于5月17日正式亮相。“远古山海”占地2.3万平方米,重现了闽南原住民南岛语族人的生活场景;“闽南幻境”面积达5.7万平方米,生动呈现了宋元明清至近代闽南人下南洋跨越千年的历史风情。项目溯源闽南历史文化,形成三大演区、八大街区,落成116栋可品味的历史建筑,精选展现83项文化非遗。在这里,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通过演艺活动、文化空间、装潢雕饰等多种形式,实现可品尝、可触摸、可穿戴、可聆听、可观赏的五感体验,使这里俨然成为一座充满生命力的“非遗博物馆”。游客可以在此与44名演员沉浸式互动,观赏近30场演艺节目,体验超1000款、6000套华服换装,轻松获取超百张惊艳朋友圈的美照、百段充满闽南记忆的视频,找到属于自己的 “闽南一千零一页”。
“折叠时空”创意手法
展现闽南文化开放包容
如今市面上的文旅项目众多,“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在玩法和运营上有何独特魅力?据该项目总经理陈大鲲介绍,项目以“溯源不守旧,创新非还原”为理念,通过“折叠时空”的创意手法,巧妙地将南岛语族先民生活场景、宋元明清近现代的闽南万象串联起来。在这里,非遗、民俗、建筑、美食等闽南瑰宝汇聚一堂,从红砖古厝到地道风味,游客能全方位感受闽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与美美与共。
这个项目展现了浓厚的闽南文化元素,对于台湾游客来说就像回到家乡一般熟悉。陈大鲲介绍,在景区内,台湾游客不仅能听到熟悉的乡音,更能沉浸式体验,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百草巷以闽台共有的保生大帝信仰与青草药文化为脉络,通过吃、喝、玩、逛,生动展现两岸人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台湾府集结地道台味小吃与饮品,搭配高山族歌舞与电音三太子表演,以美食串联记忆,以民俗唤醒乡愁。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寻根”与“重逢”的情感归途,生动诠释了闽台文化“同源共生,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
多方携手深度共创
让闽南非遗 “活起来”
记者了解到,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打造过程中,项目方与众多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实现了深度共创。
“项目方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我们像是目标一致的战友。”艺术家钟沛霖说,在创作期间,项目方帮助他们共同溯源闽南从西晋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而艺术家们则发挥艺术才能,以闽南非遗灰塑技艺,在“闽南幻境”入口处共同创作了两幅大型手绘壁画,生动展现了“闽南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情景故事,让游客能真切感受到闽南千年历史的磅礴与主创人员的用心。
“为了让游客能通过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全面地感受非遗魅力,我们通过文化展陈、互动体验、场景融合等形式,让非遗‘活起来’。”闽南红砖雕非遗传承人、策展人史文沧告诉记者,比如,在烟火巷中设置的闽南灯笼展陈空间里,游客不仅能体验闽南特色的非遗灯彩技艺,还能找到刻有自家姓氏的灯笼,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邮轮母港集团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市民游客参与项目共创,通过个性化体验来丰富项目内容,更好地展现闽南文化的生命力。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邮轮母港片区的旅游流量核心入口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繁荣厦门乃至闽南文旅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来”,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