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当“安全伞” 也是“护梦人” |
“灌口媳妇”薛海燕20年公益路为集美区灌口镇添上温暖注脚 |
|
2025年04月17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城市读本
 |
薛海燕开展公益宣传。 |
|
晨报记者 张晓霏
通讯员 余更新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这座千年古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孕育着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善行义举。日前,集美区灌口镇推出“身边好人·灌口榜样”征集活动,于情感共鸣中汇聚强大奋进力量。今日,晨报记者带大家一起走近“灌口媳妇”薛海燕,看她如何通过20年公益路为集美区灌口镇添上温暖注脚。
薛海燕,“益童帮”爱心助学队负责人,厦门市四星级志愿者、 “爱心厦门”建设先进个人。她坚守公益20年,参加千余场志愿活动,服务时长超2870小时。
十年护学 为学生保驾护航
薛海燕毕业于厦大会计系,嫁到灌口后,她把公益做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二专业”。
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门前已跃动着暖流。“来,阿姨帮你拿书包……”身穿志愿者马甲的薛海燕熟练地牵起孩子的小手,用身体筑起安全通道,护送孩子们平安进入校园。而这样看似平常的清晨,她已坚持守护了整整3650天。
作为“益童帮”爱心助学队负责人,薛海燕十年来一直为学校孩子们的安全护航。从最初的6人小分队到如今的48人“护学天团”,“薛海燕和其他热心护学的家长志愿者们被孩子们亲昵地称为“实小妈妈”“实小爸爸”。
爱心助学 温暖困难学生
除了护学,薛海燕还发起了“爱心助学联盟”。在灌口镇,她带领志愿者团队打造了流动公益课堂,迄今为止已开展500多场书画阅读课,让留守儿童的周末绽放艺术光彩。
薛海燕也将温暖送往千里之外的西北地区,对甘肃、青海等地的困难学生进行每月“一对一”的爱心资助,目前已资助困难学生68名,捐赠金额达30多万元。当得知她资助的学子东东(化名)考试成绩跃居年级第一名时,薛海燕自豪地说:“比自家孩子拿奖还高兴!”
以身作则 全家一起做公益
“我们家的‘周末必修课’就是公益实践。”采访中,薛海燕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她家的特殊“全家福”——在一场公益活动中,她的母亲掌勺“大锅饭”、丈夫搬运爱心物资、儿子在义卖摊前当起“小掌柜”。“不仅如此,叔叔、弟弟全都被我拉上了公益之路。全家一起做公益,是很幸福的事情。”薛海燕说。
有着一颗公益心的薛海燕,二十年如一日充满热忱。从校门前的“安全伞”到困境学子的“护梦人”,薛海燕始终相信:“每个微小的善意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既当“安全伞” 也是“护梦人”
“灌口媳妇”薛海燕20年公益路为集美区灌口镇添上温暖注脚
 |
薛海燕开展公益宣传。 |
|
晨报记者 张晓霏
通讯员 余更新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这座千年古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孕育着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善行义举。日前,集美区灌口镇推出“身边好人·灌口榜样”征集活动,于情感共鸣中汇聚强大奋进力量。今日,晨报记者带大家一起走近“灌口媳妇”薛海燕,看她如何通过20年公益路为集美区灌口镇添上温暖注脚。
薛海燕,“益童帮”爱心助学队负责人,厦门市四星级志愿者、 “爱心厦门”建设先进个人。她坚守公益20年,参加千余场志愿活动,服务时长超2870小时。
十年护学 为学生保驾护航
薛海燕毕业于厦大会计系,嫁到灌口后,她把公益做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二专业”。
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门前已跃动着暖流。“来,阿姨帮你拿书包……”身穿志愿者马甲的薛海燕熟练地牵起孩子的小手,用身体筑起安全通道,护送孩子们平安进入校园。而这样看似平常的清晨,她已坚持守护了整整3650天。
作为“益童帮”爱心助学队负责人,薛海燕十年来一直为学校孩子们的安全护航。从最初的6人小分队到如今的48人“护学天团”,薛海燕和其他热心护学的家长志愿者们被孩子们亲昵地称为“实小妈妈”“实小爸爸”。
爱心助学 温暖困难学生
除了护学,薛海燕还发起了“爱心助学联盟”。在灌口镇,她带领志愿者团队打造了流动公益课堂,迄今为止已开展500多场书画阅读课,让留守儿童的周末绽放艺术光彩。
薛海燕也将温暖送往千里之外的西北地区,对甘肃、青海等地的困难学生进行每月“一对一”的爱心资助,目前已资助困难学生68名,捐赠金额达30多万元。当得知她资助的学子东东(化名)考试成绩跃居年级第一名时,薛海燕自豪地说:“比自家孩子拿奖还高兴!”
以身作则 全家一起做公益
“我们家的‘周末必修课’就是公益实践。”采访中,薛海燕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她家的特殊“全家福”——在一场公益活动中,她的母亲掌勺“大锅饭”、丈夫搬运爱心物资、儿子在义卖摊前当起“小掌柜”。“不仅如此,叔叔、弟弟全都被我拉上了公益之路。全家一起做公益,是很幸福的事情。”薛海燕说。
有着一颗公益心的薛海燕,二十年如一日充满热忱。从校门前的“安全伞”到困境学子的“护梦人”,薛海燕始终相信:“每个微小的善意都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