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特别报道
文 / 徐小泓
春天里,写满诗行
从北走向南
旧日子,旧天气
散落一地的春风十里
阿嬷住过的大厝
捣衣的棍子
静静地倚在天井边
静静地回忆,白色旧布棉衣
麻苎里的香气
燕子南归,啄开一声呢喃
田地菜花金黄
南风天湿暖
挽着袖子的初春
从笑脸边的酒窝漾开
土地是香的
潮气四处游散
闭着眼吧,这个季节
只适合嗅觉与春风的迷藏
这个春天
连空气里都写满诗行
香气到处,香得看见
阿嬷衣襟别着的栀子花
说:
“春天,返回阮身边。”
鹭岛之春
南风天回归
是春天的先遣使者
从海上吹来的
是氤氲着水汽的思念
百家村和中山路
相隔着花海,香气的云朵
轻轻覆在行人的双眸
木棉照例高高举起一树火炬
它的骄傲,每一场的年轮
周而复始
沙坡尾的堤岸
倒映一杯闽南工夫茶
酽酽的乡音
在薄雾中,仿佛是祖先的回响
此刻,所有的浪潮已退
退化成裤管上的盐晶
那是最后的渔夫
多年后,在一个春天的夜里
依然梦回大海
落雨的日子
这个春天,雨来得特别早
淋湿了一个又一个
需要烘干的心情
往日里
那是欢乐的游客
通往网红打卡点的必经方式
成了湿漉漉的告别泪行
这个春天,人世间的“红马甲”
行走大地
探出的,是温暖,是希望
是静默中暗涌的春之声
春之声是鹭岛奏鸣曲
从浪花的足尖
从岸礁的臂膀
欣欣然,拥抱
拥抱一座岛、一座城
成为叫作“希望”的季节
习惯了潮湿的等待
就在落雨的日子——
等待天晴
献给厦门的春天
一座岛的距离,
是种子破土的喜悦,
是来自心灵拔节的声音
白海豚的欢愉,
是阳光奔跑的步伐,
是源于大海深处的激情
这个春天,
把所有的香气一起收集
绽放金灿灿的颜与色
铺满一座城
即使是海洋深处的一滴水珠
即使是街头树梢的一片金叶
都跳动出活泼清越的音符
焕发清新鹭岛的蓬勃
就是那枚嫩绿的芽啊
诉说出千言万语的爱恋
那就烘干这颗打湿的心吧
我愿站成一株永恒的风景
时间的里程,可以反复错落
人生的画卷,却没有草稿的机会
金色的旅途,是一场来自鼓浪屿小巷深处的哲学
反复吟诵的,是唱不尽的思明赞歌
深情凝视的,是写不完的湖里风采
犹如翔安业翔民安
犹如同安同境平安
金叶婆娑,春风翻飞
就是这样的一个季节,所有的期待都学会飞翔
我们相信
希望的曙光将由春天的双眼引见
以落叶的形式
叩响春天,开启一场永恒的见证
徐小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高研班学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献给厦门的春天(组诗)
文 / 徐小泓
春天里,写满诗行
从北走向南
旧日子,旧天气
散落一地的春风十里
阿嬷住过的大厝
捣衣的棍子
静静地倚在天井边
静静地回忆,白色旧布棉衣
麻苎里的香气
燕子南归,啄开一声呢喃
田地菜花金黄
南风天湿暖
挽着袖子的初春
从笑脸边的酒窝漾开
土地是香的
潮气四处游散
闭着眼吧,这个季节
只适合嗅觉与春风的迷藏
这个春天
连空气里都写满诗行
香气到处,香得看见
阿嬷衣襟别着的栀子花
说:
“春天,返回阮身边。”
鹭岛之春
南风天回归
是春天的先遣使者
从海上吹来的
是氤氲着水汽的思念
百家村和中山路
相隔着花海,香气的云朵
轻轻覆在行人的双眸
木棉照例高高举起一树火炬
它的骄傲,每一场的年轮
周而复始
沙坡尾的堤岸
倒映一杯闽南工夫茶
酽酽的乡音
在薄雾中,仿佛是祖先的回响
此刻,所有的浪潮已退
退化成裤管上的盐晶
那是最后的渔夫
多年后,在一个春天的夜里
依然梦回大海
落雨的日子
这个春天,雨来得特别早
淋湿了一个又一个
需要烘干的心情
往日里
那是欢乐的游客
通往网红打卡点的必经方式
成了湿漉漉的告别泪行
这个春天,人世间的“红马甲”
行走大地
探出的,是温暖,是希望
是静默中暗涌的春之声
春之声是鹭岛奏鸣曲
从浪花的足尖
从岸礁的臂膀
欣欣然,拥抱
拥抱一座岛、一座城
成为叫作“希望”的季节
习惯了潮湿的等待
就在落雨的日子——
等待天晴
献给厦门的春天
一座岛的距离,
是种子破土的喜悦,
是来自心灵拔节的声音
白海豚的欢愉,
是阳光奔跑的步伐,
是源于大海深处的激情
这个春天,
把所有的香气一起收集
绽放金灿灿的颜与色
铺满一座城
即使是海洋深处的一滴水珠
即使是街头树梢的一片金叶
都跳动出活泼清越的音符
焕发清新鹭岛的蓬勃
就是那枚嫩绿的芽啊
诉说出千言万语的爱恋
那就烘干这颗打湿的心吧
我愿站成一株永恒的风景
时间的里程,可以反复错落
人生的画卷,却没有草稿的机会
金色的旅途,是一场来自鼓浪屿小巷深处的哲学
反复吟诵的,是唱不尽的思明赞歌
深情凝视的,是写不完的湖里风采
犹如翔安业翔民安
犹如同安同境平安
金叶婆娑,春风翻飞
就是这样的一个季节,所有的期待都学会飞翔
我们相信
希望的曙光将由春天的双眼引见
以落叶的形式
叩响春天,开启一场永恒的见证
徐小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高研班学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