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使命 履职诠释担当 |
思明区人大组织开展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服务发展大局 |
| ||
| ||
|
晨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黄凌思
触摸城市脉动,同绘群众“安居梦”;深入调研企业,当好发展“智囊团”;实地走街串巷,守护老城“烟火气”……春光正好,人大代表步履不停。连日来,思明区各街道人大工委陆续组织开展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展现人大作为,体现履职担当。
凝心聚力,为民生谋福祉;献计献策,为发展添助力!思明区人大将坚持以脚步丈量使命,以履职诠释担当,为思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下社区 助力基层治理
鼓浪屿街道人大工委
2月21日,鼓浪屿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代表们实地走访“鼓浪屿好八连”和鼓浪屿社区生活馆,详细了解鼓浪屿街道文化传承、建筑活化利用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齐聚一堂,开展座谈交流。围绕视察调研情况,代表们结合自身岗位与工作实际,针对鼓浪屿文物活化利用、提升社区生活服务等主题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人大力量为民生谋福祉。
鹭江街道人大工委
3月13日下午,鹭江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走进鹭江老城营平片区,深入了解夹舨寮31号“邻家馨苑”文创公园、“寻味八市”打卡墙、“阿嬷初心廊”、街办幼儿园等民生项目。
在视察后的座谈会上,代表们高度评价街道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就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功能、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品牌建设等献计献策。
走现场 为民生“把脉”
莲前街道人大工委
3月6日,莲前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代表们前往“岭兜·首府”安商房和泥窟石村安商房,见证群众“安居梦”落地开花。
崭新的建筑、完善的配套、优美的环境……眼前的安商房让代表们眼前一亮。一路视察、一路讨论,代表们从安居、宜居角度不断提出建议、意见,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开元街道人大工委
3月6日,开元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编组在街道“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的各级人大代表走进开元街道,先后前往豆仔苑小区、百家村中学项目、松泰总部项目和希望社区进行视察调研。
边听边看、边想边议,在“沉浸式”的参观走访中,代表们不时询问、了解基层当前所需,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在视察后的座谈会上,代表们听取开元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2024年街道经济发展情况和2025年经济工作思路,进一步“知街情、听政情”。
嘉莲街道人大工委
3月19日,嘉莲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组织代表们前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成果展厅进行参观走访。之后,代表组一行来到街道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围绕街道发展和民生实事开展座谈交流。会上,代表们还结合前期调研和群众反馈,对嘉莲街道2025年度“为民办实事”情况进行“票决”。
进企业 为发展献良策
中华街道人大工委
2月27日,中华街道人大工委联合中华街道商会,组织人大代表、商会成员深入走访百度飞桨(厦门)赋能中心,在“触摸AI脉搏,洞见智造未来”中开启2025年第一季度的视察之旅。
在百度飞桨(厦门)赋能中心,代表和商会成员直观感受AI生产力释放的震撼效能。随后,大家围坐座谈,围绕各自企业近况、飞桨产业级模型库的开放生态等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在深入交流中坚定“同心同行、共创未来”的信心。
梧村街道人大工委
2月27日,梧村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聚焦“助力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深入1905影视产业街区和厦门市四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创新载体“问需于企、问计于企”。
在为“影视+文旅”的创新模式点赞的同时,代表们纷纷表示:“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口号,我们要做企业的‘服务专员’——政策卡壳时帮跑腿,人才短缺时搭桥梁,创新突围时撑腰杆!”
滨海街道人大工委
2月28日,滨海街道人大工委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先后走访了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项目、软件园一期的爱化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看、听、问”等方式,摸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为滨海街道发展“把脉开方”。
筼筜街道人大工委
3月13日上午,筼筜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前往九牧创新中心、滨北超级总部指挥部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
在九牧创新中心、滨北超级总部指挥部,代表们与项目相关负责人展开热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项目建设进展等。通过“沉浸式”的视察,代表们进一步把握街道经济发展脉动,表示将积极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厦港街道人大工委
3月21日上午,厦港街道人大工委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代表视察活动,组织人大代表走进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及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视察调研。代表们详细了解创新基地的相关情况以及聚焦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三大重点任务开展的相关创新做法,表示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更多企业积极与创新中心对接,共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