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搬到田野 |
尚文实验学校学生走进天竺山研学基地,体验春日农耕之乐 |
|
2025年03月31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
尚文实验学校学生开心打糍粑。 记者 邵育洋 摄 |
|
·A8·
文 易奕
春意盎然,正是外出研学的好时节。近日,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们怀着兴奋与期待,走进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开启了一场春日农耕体验之旅。
本次活动由海晨研学组织开展,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一个个有趣的项目,获得了知识的滋养,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与生活的智慧。
田野课堂 小农夫快乐上岗
谁说课堂只能在教室里?在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的“泥巴黑板”上,孩子们迎来了他们的农耕第一课——下田插秧。田间泥土湿润而柔软,大家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踏入田中。每一次低头弯腰、每一棵秧苗的稳稳落地,都体现了大家的认真和细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不轻松!”五年(1)班的游铭竣同学一边擦着脸上的泥点一边说,“我终于知道农民伯伯有多辛苦了!”
刚从秧苗中起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孩子们又“跳”进了另一个活力满满的课堂——到泥塘里体验“浑水摸鱼”。只见黄鳝、泥鳅在泥水中灵活游动,孩子们弯腰、伸手、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啊!滑走了!”“抓到了,抓到了!”孩子们的尖叫与欢笑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泥塘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有劳作体验,也少不了科学观察。孩子们化身“小小土壤检测员”,通过土壤酸碱性测试,用试纸比对颜色变化,了解土壤性质。紧接着,他们来到农具体验区,认识犁、锄、耙等传统农具的名字和用途,并体验合力犁地、锄地等项目。拉着铁犁在泥地中一步步前行,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传统耕作方式。
匠心手作 非遗美味两不误
走出泥田,孩子们迎来了一段静心又充满创意的手作时光,体验了非遗扎染工艺。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开始了“折—绑—染—晒”的流程:将白布折叠成各种形状,用皮筋或木夹固定,再浸泡进由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中……当孩子们亲手展开染布,看到一朵朵独特的花纹晕染而出时,惊喜和成就感瞬间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随后是本次研学中最“软糯”的一项体验——打糍粑。孩子们围着石臼,将蒸熟的糯米倒入其中,再轮流挥动木槌,捶打、翻拌,直到米团软糯拉丝,然后搓成团,裹上香喷喷的花生碎和红糖,就可以品尝“糯叽叽”的美味啦!“虽然打得手酸,但能吃上自己做的糍粑,真的很有成就感!”六年(2)班的练祖希同学笑着说。
最后,田野间响起一阵阵加油声和欢呼声,那是孩子们正在进行“挑扁担运粮”接力赛。他们肩扛扁担、稳稳地挑着两筐“农作物”,健步如飞,比拼的不仅是体力和速度,更是步伐的稳定与团队间的默契配合。赛场上既有紧张的竞技,也有轻松的互动,为本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春季研学活动中,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的孩子们脚踩春泥“趣”农耕,在心中播下了劳动、环保、传承与合作的种子。
课堂搬到田野
尚文实验学校学生走进天竺山研学基地,体验春日农耕之乐
 |
尚文实验学校学生开心打糍粑。 记者 邵育洋 摄 |
|
·A8·
文 易奕
春意盎然,正是外出研学的好时节。近日,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们怀着兴奋与期待,走进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开启了一场春日农耕体验之旅。
本次活动由海晨研学组织开展,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一个个有趣的项目,获得了知识的滋养,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与生活的智慧。
田野课堂 小农夫快乐上岗
谁说课堂只能在教室里?在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的“泥巴黑板”上,孩子们迎来了他们的农耕第一课——下田插秧。田间泥土湿润而柔软,大家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踏入田中。每一次低头弯腰、每一棵秧苗的稳稳落地,都体现了大家的认真和细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不轻松!”五年(1)班的游铭竣同学一边擦着脸上的泥点一边说,“我终于知道农民伯伯有多辛苦了!”
刚从秧苗中起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孩子们又“跳”进了另一个活力满满的课堂——到泥塘里体验“浑水摸鱼”。只见黄鳝、泥鳅在泥水中灵活游动,孩子们弯腰、伸手、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啊!滑走了!”“抓到了,抓到了!”孩子们的尖叫与欢笑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泥塘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有劳作体验,也少不了科学观察。孩子们化身“小小土壤检测员”,通过土壤酸碱性测试,用试纸比对颜色变化,了解土壤性质。紧接着,他们来到农具体验区,认识犁、锄、耙等传统农具的名字和用途,并体验合力犁地、锄地等项目。拉着铁犁在泥地中一步步前行,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传统耕作方式。
匠心手作 非遗美味两不误
走出泥田,孩子们迎来了一段静心又充满创意的手作时光,体验了非遗扎染工艺。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开始了“折—绑—染—晒”的流程:将白布折叠成各种形状,用皮筋或木夹固定,再浸泡进由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中……当孩子们亲手展开染布,看到一朵朵独特的花纹晕染而出时,惊喜和成就感瞬间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随后是本次研学中最“软糯”的一项体验——打糍粑。孩子们围着石臼,将蒸熟的糯米倒入其中,再轮流挥动木槌,捶打、翻拌,直到米团软糯拉丝,然后搓成团,裹上香喷喷的花生碎和红糖,就可以品尝“糯叽叽”的美味啦!“虽然打得手酸,但能吃上自己做的糍粑,真的很有成就感!”六年(2)班的练祖希同学笑着说。
最后,田野间响起一阵阵加油声和欢呼声,那是孩子们正在进行“挑扁担运粮”接力赛。他们肩扛扁担、稳稳地挑着两筐“农作物”,健步如飞,比拼的不仅是体力和速度,更是步伐的稳定与团队间的默契配合。赛场上既有紧张的竞技,也有轻松的互动,为本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春季研学活动中,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的孩子们脚踩春泥“趣”农耕,在心中播下了劳动、环保、传承与合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