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现代交织 奏响民乐雅韵 |
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在厦举行 |
|
2025年03月24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陈佩珊)3月21日晚,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在闽南大戏院举行。本次音乐会由知名指挥家叶聪执棒,演出阵容强大。
本次音乐会以6首作品展现了当代民乐精益求精的专业水准、兼容并蓄的艺术魅力和因时制宜的鲜活内涵,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民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与守正创新、履践致远的时代精神。
以“面朝大海 四季花开”为主题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四季花开》作为本次音乐会开场曲首次亮相。该作品由本届中国民族音乐周特别委约作曲家罗麦朔创作,锣鼓铿锵、琵琶翻腾、弓弦倾诉,交相辉映,笛声与唢呐声荡气回肠,热烈明丽的旋律为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奏响了第一缕春意。
民乐经典《墨梅》《七彩之和——绿·风之歌》《草原小姐妹》《国风》等轮番上演。《墨梅》以诗入乐,将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文人风骨融入音乐意象,以悠长的气息演绎墨梅的优雅气韵,用温柔与坚韧兼备的音色诠释文人的高洁风骨;《七彩之和——绿·风之歌》着墨于草原的绿色,让人于旋律间沉浸式感受广袤草原牛羊成群的自然美景;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史上一座壮丽丰碑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在此次音乐会呈现上更强调现代感、戏剧性和交响化;取材自诗歌总集《诗经》的民族管弦乐曲《国风》,民间音乐旺盛的情感与蓬勃的力量跃然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双竹笛协奏曲《热情与冷漠的邂逅》带来了传统又现代的独特民乐体验。作品以曲笛和梆笛这两件形制共轭而性格相左的乐器,打造出一场精妙绝伦的音乐戏剧。此次演奏别具巧思,特别融入南音元素。
演出结束,掌声经久未息,《鼓浪屿之波》再度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继去年“登鹭”后,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周第二次来厦。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告诉记者,厦门音乐文化底蕴丰厚、积淀深厚,音乐周在这里能更好扎根、传播,可以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
记者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多场专家讲座陆续举办,吸引不少民乐专业人士、民乐爱好者参与。
本次音乐周活动将持续至3月26日。
传统现代交织 奏响民乐雅韵
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在厦举行
 |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陈佩珊)3月21日晚,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在闽南大戏院举行。本次音乐会由知名指挥家叶聪执棒,演出阵容强大。
本次音乐会以6首作品展现了当代民乐精益求精的专业水准、兼容并蓄的艺术魅力和因时制宜的鲜活内涵,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民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与守正创新、履践致远的时代精神。
以“面朝大海 四季花开”为主题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四季花开》作为本次音乐会开场曲首次亮相。该作品由本届中国民族音乐周特别委约作曲家罗麦朔创作,锣鼓铿锵、琵琶翻腾、弓弦倾诉,交相辉映,笛声与唢呐声荡气回肠,热烈明丽的旋律为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奏响了第一缕春意。
民乐经典《墨梅》《七彩之和——绿·风之歌》《草原小姐妹》《国风》等轮番上演。《墨梅》以诗入乐,将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文人风骨融入音乐意象,以悠长的气息演绎墨梅的优雅气韵,用温柔与坚韧兼备的音色诠释文人的高洁风骨;《七彩之和——绿·风之歌》着墨于草原的绿色,让人于旋律间沉浸式感受广袤草原牛羊成群的自然美景;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史上一座壮丽丰碑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在此次音乐会呈现上更强调现代感、戏剧性和交响化;取材自诗歌总集《诗经》的民族管弦乐曲《国风》,民间音乐旺盛的情感与蓬勃的力量跃然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双竹笛协奏曲《热情与冷漠的邂逅》带来了传统又现代的独特民乐体验。作品以曲笛和梆笛这两件形制共轭而性格相左的乐器,打造出一场精妙绝伦的音乐戏剧。此次演奏别具巧思,特别融入南音元素。
演出结束,掌声经久未息,《鼓浪屿之波》再度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继去年“登鹭”后,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周第二次来厦。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告诉记者,厦门音乐文化底蕴丰厚、积淀深厚,音乐周在这里能更好扎根、传播,可以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
记者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多场专家讲座陆续举办,吸引不少民乐专业人士、民乐爱好者参与。
本次音乐周活动将持续至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