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买宠物当心这些“坑” |
网购宠物乱象丛生,晨报邀律师、专家指导消费者“避坑” |
|
2025年03月14日·海西晨报·
第A24版
·
城市读本
 |
近年来,许多市民开始在网上购买宠物。记者 陈理杰 摄 |
|
晨报记者 彭怡郡 仇慧亮
近日,厦门网友“同安小虫”有点烦,他在抖音、闲鱼等平台联系了多个出售宠物狗的卖家,想买一只小狗,都没有成功。有的卖家发来的小狗视频与双方沟通好的小狗品种不一致,有的卖家在线下交易环节爽约。这些经历让“同安小虫”感叹,在网上买宠物真是不容易!
近年来,网购宠物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就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宠物。然而,也有一些消费者一不留神就踩到“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晨报记者就此进行调查,并邀律师、专家为您分析、支招,助您避开网购宠物的那些“坑”。
[记者调查]
网上售卖宠物乱象丛生
打开各类社交平台,记者发现,网购宠物的话题热度很高,不少网友留言称在网上买宠物风险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方面是“货不对板”,收到的宠物和网上卖家提供的视频、图片中的宠物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宠物健康状况没有保障,一些商家声称宠物已经打了疫苗,但是无法出具接种疫苗的凭证。这就导致“星期猫”“星期狗”(宠物买来一周左右就死亡)等现象较为普遍,许多网友深受其害。宠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健康状况也堪忧。
记者打开多个网购平台、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宠物”等关键词,就弹出一大堆购物链接。许多卖家打着“纯种犬舍”“高端猫舍”的招牌,在网上展示精修的宠物照片、视频等,宠物介绍中写着“疫苗齐全”“包健康包纯种”等信息。记者点开查看,发现有的卖家提供了相关资质的证照,但也有不少商家没有提供此类资质证明。“我们的宠物都是自家宠物繁育的。”对于记者的疑问,一个未提供资质证明的卖家这样回答。
记者联系多个卖家,要求查看宠物疫苗接种凭证,大部分卖家表示,他们的宠物已接种疫苗,但是拒绝出示疫苗接种凭证。“宠物送上门后,会附带疫苗本。”一名卖家说。记者要求购买前查看宠物疫苗接种凭证,被卖家婉拒。
网购的宠物如何安全送达,也是一大难题。有的卖家表示,他们是委托具有托运资质的宠物托运公司将宠物运输到指定地点,有的则说是通过快递送货。一名卖家表示,他们可以通过顺丰的宠物专线送货上门。但是记者询问顺丰人工客服,对方明确表示,活体宠物不可以邮寄。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各种活的动物”都在禁止邮寄之列。
签订合约是保障买卖双方权益的重要措施,然而记者询问了网上多名宠物卖家,只有一名卖家表示可以签订合约。
[律师建议]
买宠物最好选择实体商店
网购宠物有哪些陷阱?福建典格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毅彬表示,网络宠物交易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经营者既不依法公示营业执照,也未提供动物检疫证明,更有甚者通过伪造身份信息、盗用网图虚构交易场景,以低价货源诱导消费者微信转账,收款后立即将消费者拉黑,或发送“宠物盲盒”敷衍了事;二是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跨区域运输宠物必须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违规操作,致使消费者可能收到携带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等传染病的“星期狗”,既会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也可能危及消费者健康。
此外,还需要注意,有些经营者滥用格式条款来规避责任。例如,有的平台以“活体特殊性”为由,设置24小时超短“健康质保期”,声称宠物售出后超过24小时出现健康问题概不负责。这样的条款明显是“霸王条款”,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事实上,若经营者隐瞒宠物遗传病史或品种缺陷,消费者仍有权主张退换或索赔。
林毅彬建议,消费者应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实体经营场所,到现场核验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资质文件,签订详载宠物品种、健康状况等要素的书面合同。确需网购时,务必要求卖方实时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疫苗接种记录,同步留存电子合同、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及诊疗记录等证据。特别提醒消费者,若宠物到货后短期内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时与卖方沟通协商,或持完整的证据材料通过司法途径主张卖方违约或侵权,要求卖方赔偿,切勿错过维权黄金期。
[专家观点]
倡导“领养代替购买”
“宠物不仅是商品,更是人们家庭的一员。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时应当审慎选择,避免因冲动消费或低价诱惑而陷入骗局。”宠物行业专家李建华表示,应倡导“领养代替购买”,建议市民通过正规渠道领养宠物,这样既能减少市场上的不良交易,也能给更多流浪动物温暖的家。
网上买宠物当心这些“坑”
网购宠物乱象丛生,晨报邀律师、专家指导消费者“避坑”
 |
近年来,许多市民开始在网上购买宠物。记者 陈理杰 摄 |
|
晨报记者 彭怡郡 仇慧亮
近日,厦门网友“同安小虫”有点烦,他在抖音、闲鱼等平台联系了多个出售宠物狗的卖家,想买一只小狗,都没有成功。有的卖家发来的小狗视频与双方沟通好的小狗品种不一致,有的卖家在线下交易环节爽约。这些经历让“同安小虫”感叹,在网上买宠物真是不容易!
近年来,网购宠物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就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宠物。然而,也有一些消费者一不留神就踩到“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晨报记者就此进行调查,并邀律师、专家为您分析、支招,助您避开网购宠物的那些“坑”。
[记者调查]
网上售卖宠物乱象丛生
打开各类社交平台,记者发现,网购宠物的话题热度很高,不少网友留言称在网上买宠物风险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方面是“货不对板”,收到的宠物和网上卖家提供的视频、图片中的宠物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宠物健康状况没有保障,一些商家声称宠物已经打了疫苗,但是无法出具接种疫苗的凭证。这就导致“星期猫”“星期狗”(宠物买来一周左右就死亡)等现象较为普遍,许多网友深受其害。宠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健康状况也堪忧。
记者打开多个网购平台、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宠物”等关键词,就弹出一大堆购物链接。许多卖家打着“纯种犬舍”“高端猫舍”的招牌,在网上展示精修的宠物照片、视频等,宠物介绍中写着“疫苗齐全”“包健康包纯种”等信息。记者点开查看,发现有的卖家提供了相关资质的证照,但也有不少商家没有提供此类资质证明。“我们的宠物都是自家宠物繁育的。”对于记者的疑问,一个未提供资质证明的卖家这样回答。
记者联系多个卖家,要求查看宠物疫苗接种凭证,大部分卖家表示,他们的宠物已接种疫苗,但是拒绝出示疫苗接种凭证。“宠物送上门后,会附带疫苗本。”一名卖家说。记者要求购买前查看宠物疫苗接种凭证,被卖家婉拒。
网购的宠物如何安全送达,也是一大难题。有的卖家表示,他们是委托具有托运资质的宠物托运公司将宠物运输到指定地点,有的则说是通过快递送货。一名卖家表示,他们可以通过顺丰的宠物专线送货上门。但是记者询问顺丰人工客服,对方明确表示,活体宠物不可以邮寄。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各种活的动物”都在禁止邮寄之列。
签订合约是保障买卖双方权益的重要措施,然而记者询问了网上多名宠物卖家,只有一名卖家表示可以签订合约。
[律师建议]
买宠物最好选择实体商店
网购宠物有哪些陷阱?福建典格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毅彬表示,网络宠物交易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经营者既不依法公示营业执照,也未提供动物检疫证明,更有甚者通过伪造身份信息、盗用网图虚构交易场景,以低价货源诱导消费者微信转账,收款后立即将消费者拉黑,或发送“宠物盲盒”敷衍了事;二是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跨区域运输宠物必须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违规操作,致使消费者可能收到携带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等传染病的“星期狗”,既会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也可能危及消费者健康。
此外,还需要注意,有些经营者滥用格式条款来规避责任。例如,有的平台以“活体特殊性”为由,设置24小时超短“健康质保期”,声称宠物售出后超过24小时出现健康问题概不负责。这样的条款明显是“霸王条款”,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事实上,若经营者隐瞒宠物遗传病史或品种缺陷,消费者仍有权主张退换或索赔。
林毅彬建议,消费者应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实体经营场所,到现场核验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资质文件,签订详载宠物品种、健康状况等要素的书面合同。确需网购时,务必要求卖方实时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疫苗接种记录,同步留存电子合同、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及诊疗记录等证据。特别提醒消费者,若宠物到货后短期内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时与卖方沟通协商,或持完整的证据材料通过司法途径主张卖方违约或侵权,要求卖方赔偿,切勿错过维权黄金期。
[专家观点]
倡导“领养代替购买”
“宠物不仅是商品,更是人们家庭的一员。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时应当审慎选择,避免因冲动消费或低价诱惑而陷入骗局。”宠物行业专家李建华表示,应倡导“领养代替购买”,建议市民通过正规渠道领养宠物,这样既能减少市场上的不良交易,也能给更多流浪动物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