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6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
大悦城、嘉庚剧院等大型商业体为集美居民生活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林志杰 摄 |
|
晨报记者 宗琴
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主要人口指标数据。其中,集美区以110.1万的常住人口规模,继续位居我市人口第一大区。
集美,何以成为厦门市人口大区?
“便捷的区位优势、宜居宜业的环境和配套、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等因素铸就了集美巨大的‘吸引力’。”集美区统计局社科专业相关分管负责人表示,近五年来,集美区人口都在逐年递增。其中,青年人(14周岁至35周岁人群)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达46%。年轻与活力,正在成为集美区发展的新优势。
确实,翻开厦门版图,集美先天禀赋清晰可见。厦门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连接岛内外,“两环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地铁、高铁、高速、快速路、BRT一应俱全,拉近了岛内外的时空距离和人们的心理距离,让集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如果说,便捷的交通为集美聚拢人气奠定了基础,那么,完善的配套则让集美更加宜居。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一期门诊启用、厦门市第五中学集美校区项目获批……关系到集美居民切身利益的利好消息频传,优质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不断从岛内向集美延伸。
2024年,集美区实有人口净增5.9万;商事主体新增3.2万户,同比增长18.1%,增幅居全市第一,实现人口、产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集美区拥有软件园三期、机械工业集中区等众多产业园区。在集美区看来,要让更多年轻人留在集美,选好产业发展方向是关键。当前集美区紧扣创新引领,重点布局新能源商用车、新型能源与系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以及美食、美妆、美妙视听、美好设计、美满身心等“五创五美”产业,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新一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为更多年轻群体加入集美“大家庭”创造了新机遇。
产业集聚带来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人才流入带动家庭定居……这种良性循环推动集美区人口持续增长。
人来了,要留得住,这才是集美这个百万人口大区的强劲内核。集美区建成各类青年人才公寓14处,青年人才创业可享受配套扶持资金和完备的金融服务链支持……
集美区根据人口结构特征,针对青年人口提出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的定位。围绕青年成长全周期,该区全方位构建有利于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学习教育、健康成长的友好“生态系统”。
“从集美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留在集美创业。”在软件园三期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曾先生说,集美新城很适合创业和定居。他在这里买房,去年喜得千金,现在全家都搬过来了。
为了让青年家庭无后顾之忧,去年年底,集美区“爱邻护幼”放心托育惠民服务启动,集美国投嘉幼托育中心、博雅启萌姚明托育中心等首批9家托育机构为0岁—3岁婴幼儿提供周末免费托育服务。为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集美区还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务模式,全区现有托育机构82家,总托位4383个,其中普惠托位3249个,普惠托位数占比达74.13%。这一系列护航措施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落户集美。
除此之外,集美区还是独一无二的文教区。作为我市高校资源最密集的行政区,集美区聚集了1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6万名在校师生,这也为集美区的百万常住人口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如今,在集美,软件园三期软件信息服务业渐成规模,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创新创业大厦等地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沃土;大悦城、嘉庚剧院、星巢越中心等大型商业体为居民生活提供了高品质服务……展望未来,集美区仍需在产城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稳住百万人口大区的“江湖地位”。
百万人口大区的“增长密码”
 |
大悦城、嘉庚剧院等大型商业体为集美居民生活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林志杰 摄 |
|
晨报记者 宗琴
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主要人口指标数据。其中,集美区以110.1万的常住人口规模,继续位居我市人口第一大区。
集美,何以成为厦门市人口大区?
“便捷的区位优势、宜居宜业的环境和配套、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等因素铸就了集美巨大的‘吸引力’。”集美区统计局社科专业相关分管负责人表示,近五年来,集美区人口都在逐年递增。其中,青年人(14周岁至35周岁人群)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达46%。年轻与活力,正在成为集美区发展的新优势。
确实,翻开厦门版图,集美先天禀赋清晰可见。厦门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连接岛内外,“两环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地铁、高铁、高速、快速路、BRT一应俱全,拉近了岛内外的时空距离和人们的心理距离,让集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如果说,便捷的交通为集美聚拢人气奠定了基础,那么,完善的配套则让集美更加宜居。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一期门诊启用、厦门市第五中学集美校区项目获批……关系到集美居民切身利益的利好消息频传,优质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不断从岛内向集美延伸。
2024年,集美区实有人口净增5.9万;商事主体新增3.2万户,同比增长18.1%,增幅居全市第一,实现人口、产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集美区拥有软件园三期、机械工业集中区等众多产业园区。在集美区看来,要让更多年轻人留在集美,选好产业发展方向是关键。当前集美区紧扣创新引领,重点布局新能源商用车、新型能源与系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以及美食、美妆、美妙视听、美好设计、美满身心等“五创五美”产业,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新一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为更多年轻群体加入集美“大家庭”创造了新机遇。
产业集聚带来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人才流入带动家庭定居……这种良性循环推动集美区人口持续增长。
人来了,要留得住,这才是集美这个百万人口大区的强劲内核。集美区建成各类青年人才公寓14处,青年人才创业可享受配套扶持资金和完备的金融服务链支持……
集美区根据人口结构特征,针对青年人口提出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的定位。围绕青年成长全周期,该区全方位构建有利于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学习教育、健康成长的友好“生态系统”。
“从集美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留在集美创业。”在软件园三期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曾先生说,集美新城很适合创业和定居。他在这里买房,去年喜得千金,现在全家都搬过来了。
为了让青年家庭无后顾之忧,去年年底,集美区“爱邻护幼”放心托育惠民服务启动,集美国投嘉幼托育中心、博雅启萌姚明托育中心等首批9家托育机构为0岁—3岁婴幼儿提供周末免费托育服务。为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集美区还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务模式,全区现有托育机构82家,总托位4383个,其中普惠托位3249个,普惠托位数占比达74.13%。这一系列护航措施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落户集美。
除此之外,集美区还是独一无二的文教区。作为我市高校资源最密集的行政区,集美区聚集了1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6万名在校师生,这也为集美区的百万常住人口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如今,在集美,软件园三期软件信息服务业渐成规模,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创新创业大厦等地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沃土;大悦城、嘉庚剧院、星巢越中心等大型商业体为居民生活提供了高品质服务……展望未来,集美区仍需在产城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稳住百万人口大区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