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条新措施保障食物供给 |
力争到2030年,全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超1700亿元 |
|
2025年03月04日·海西晨报·
第A02版
·
重点关注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方案包括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提升质量效益、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四部分共12条措施,提出到2030年,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树立,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更加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超过1700亿元,食物产业链条健全完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基本建成。
根据方案,我市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我市将全面完成新增70万公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54万吨以上,油料产量稳定在0.36万吨以上。
厦门将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利用冬闲田和冬季光温资源,重点开展同安区、翔安区秋冬种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根茎类等蔬菜栽培,提升本市冬春蔬菜供应能力;海沧区和集美区发展叶菜类等蔬菜生产,补充本市“菜篮子”供应,促进本地蔬菜均衡上市,提高蔬菜周年供应能力。力争到2030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55万吨,食用菌产量达到2万吨。
方案提出,厦门将科学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深挖水产品发展潜力,打造“鹭海粮仓”;建设高崎中心渔港片区和欧厝对台渔业基地,打造厦门市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强化水产品集散功能,建设厦门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
12条新措施保障食物供给
力争到2030年,全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超1700亿元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方案包括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提升质量效益、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四部分共12条措施,提出到2030年,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树立,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更加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超过1700亿元,食物产业链条健全完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基本建成。
根据方案,我市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我市将全面完成新增70万公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54万吨以上,油料产量稳定在0.36万吨以上。
厦门将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利用冬闲田和冬季光温资源,重点开展同安区、翔安区秋冬种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根茎类等蔬菜栽培,提升本市冬春蔬菜供应能力;海沧区和集美区发展叶菜类等蔬菜生产,补充本市“菜篮子”供应,促进本地蔬菜均衡上市,提高蔬菜周年供应能力。力争到2030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55万吨,食用菌产量达到2万吨。
方案提出,厦门将科学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深挖水产品发展潜力,打造“鹭海粮仓”;建设高崎中心渔港片区和欧厝对台渔业基地,打造厦门市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强化水产品集散功能,建设厦门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