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走访 |
话乡情绘蓝图 掘商机谋共赢 |
2025侨领侨商新春厦门行暨招商引才推介会(湖里专场)举行 |
| ||
| ||
| ||
|
晨报记者 邓丽萍 陈起鸿
通讯员 苏照山 柯秀绵
凝侨心以聚共识,汇侨智以谋新篇,聚侨力以共繁荣。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开展“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2月10日,2025侨领侨商新春厦门行暨招商引才推介会(湖里专场)活动举行,侨领侨商汇聚湖里,共谋商机,倡议合作,同绘发展蓝图。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侨办、厦门市侨联、湖里区政府主办,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主办方表示,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侨”的优势,深化侨领侨商与湖里区、在厦侨企之间的联络联谊,助力我市引资引智工作,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力”。
点赞湖里发展新变化
活动当日,侨领侨商先后走访参观了湖里艺术驿站、禾山街道围里社、湖里区企业服务中心,感受湖里城市发展新变化。
“远看是画,近看竟是剪纸,真是了不起的技艺。”步入湖里艺术驿站,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侨领侨商被一件件风格迥异的雕塑、剪纸作品折服,发出赞叹。
在围里社,侨领侨商了解了湖里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成就。过去几年,围里社进行了环境改造和提升,清理空中“蜘蛛网”线缆,盘活低效用地,开发建设休闲广场、商业集市和停车场,让杂乱的城中村变成了“城中景”。
不少侨领侨商是第一次来到城中村,他们不禁惊叹智慧城中村建设的高速度。他们表示,许多企业员工住在城中村,AI技术让车、人有迹可循,为员工打造安心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最后一站,侨领侨商来到湖里区企业服务中心,感受湖里区服务企业的温度和速度。该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等综合性服务,为企业找政策、找资源、办审批、解难题,是湖里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没来到这里,真不知道现在湖里区服务企业的措施已经如此全面、周到。”在现场,不少侨领侨商拍下该中心的服务内容,留下对接方式,以便后期寻求服务、展开合作。
集思广益
话乡情寻商机促发展
厦门是著名的侨乡,“侨”的资源是厦门独特的资源。长期以来,广大侨领侨商心系桑梓,始终与厦门同频共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助力,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侨领侨商话乡情、提建议、寻商机,继续为厦门企业发展、城市建设贡献侨智侨力。
“为参加这次活动,我今早从香港赶回来,跟大家坐在一起聊发展,为新年充电蓄能,感觉挺好的!”厦门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李冠华回顾了金日制药落户湖里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感谢厦门提供的各项惠企服务。
厦门腾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生物医疗领域研究。前不久,在厦门有关部门牵线下,该公司与上海交大、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祝海宝被评为福建省“双百计划”创新型人才和厦门市“双百人才”领军型创业人才。发言中,他感恩企业能在厦门实现“0到1”的突破,希望发扬闽商精神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更多侨商企业正在厦门寻找新商机。“在外打拼几十年,是时候回家乡了。我的企业也要回来,在厦门寻找新项目、新投资。”厦门市侨商会党支部书记、常务会长,厦门福加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添福说。
发挥优势
多举措助力 “双招双引”
以“侨”为“桥”,同心筑梦。过去一年,全市侨务工作阔步前行:启动“闽商回归,携手登鹭”项目,举办海外华商厦门经贸对接交流会等活动,侨务引资引智再上新台阶;举办“弘扬嘉庚精神 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座谈会,推动“嘉庚精神”在新时代薪火相传;与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团组加强交流;常态化落实惠侨政策,服务在厦侨企健康发展;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任教,支持华文教育;借助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增进与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之间的文化联结;打造“鹭岛侨声”专栏,开创侨务人文交流新局面。
成立于2018年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是厦门市委市政府为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系全国首创。成立以来,该平台作用日益凸显,每年举办多场商务考察、政策宣介、座谈交流等活动,为海外侨团来厦发展提供服务。在联络总部牵线搭桥下,吉尔吉斯斯坦中亚福建总商会、在韩福建同乡总会、欧洲健康联合促进总会、中东-丝绸之路技术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大阪福建同乡会等海外侨社、社员与厦门有关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经贸交流等合作。
在座谈会现场,湖里区有关部门向侨领侨商介绍了湖里区产业体系、产业扶持政策、人才发展政策等,释放引资、引智、引才“强磁场”,推动政企双向奔赴。
湖里区商务局与中东-丝绸之路技术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经贸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
湖里区相关负责人希望侨领侨商继续发挥智慧、资金、经验优势,来湖里投资兴业,湖里区将继续秉持“企业至上、服务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侨胞提供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