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康宁: |
笃行致远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
|
|
2025年02月12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康宁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潘志明 高莹
百年医院,勇毅前行。作为厦门岛外首家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附属二院”)不仅承载着集美区百余万人口的就医需求,更把高质量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市乃至泉州、漳州、龙岩等闽西南地区。
附属二院院长康宁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全院职工将凝心聚力、奋楫扬帆,确保新年度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各项改革任务,让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回顾2024
满意度居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记者: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医院的总体工作有哪些亮点?
康宁:2024年,在厦门医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全体职工砥砺奋进,医、教、研、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健康厦门建设贡献“附属二院力量”。
在党建引领方面,附属二院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在2024年全市医院满意度测评结果中,我院总体成绩居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在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医院坚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核心竞争力,在全省率先将无陪护病房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顺利完成胸心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4个病区试点工作。每个病区均设置专门的护理员管理师,负责对护理员进行管理。目前无陪护病房成效显著,家属陪护率降至20.21%,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6.07%,省内外多家医院前来观摩学习。同时,推出老年患者助诊陪诊服务,为老年和残障患者提供全程就医陪伴,切实解决了他们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新增市级建设项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获批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项;新增器械临床试验基地2个;新签约名医工作室1个;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持续推进与国内名院名医的交流协作,目前在运行的19个名医/专家工作室开展各类诊疗活动181次,解决疑难病例200余例,指导科研21次,促进了医院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扩大了医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分别于龙岩人民医院和连城县总医院设立薛克营和纪明开、刘亚辉名医工作室,带动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医院重点学科在周边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在教学科研方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科研成果丰硕。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和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28篇,累积影响因子达74.7,CSCD论文4篇;获得2023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2项,签约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共28项。同时,圆满完成厦门医学院教学任务,2023-2024学年承担教学任务10085学时,完成各专业实习生培养与管理任务339人;获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0项。医院在教学方面注重质量和创新,为培养医学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精准对接多样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求。组织328名专科护士线上坐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免费护理服务;“掌上医院”增设导航地图,拓展了门诊治疗预约、检查预约、轮椅租赁、陪诊预约等新项目,注册用户数达83.2万人;开辟台胞健康之家、太保服务驿站两个互联网医院专区,为在厦台胞和养老对象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推广“数字看护”新模式,该模式获得厦门市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优秀案例一等奖;落实医保药品追溯信息工作。作为国家首批药品追溯码应用试点单位,创新药品信息追溯应用管理,管理案例获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二等奖。
展望2025
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
记者:2025年,医院有什么发展规划?
康宁:2025年,我院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厦门医学院和医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不断强化医疗质量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广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经验,让更多学科参与进来;完成第三轮院级重点专科及特色医疗技术培育项目遴选工作,争取1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2-3项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立项;围绕厦门医学院申硕工作目标,力争国家级住培基地实现突破;组建跨学科科研骨干团队,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取得突破。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引进3-5个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建立年轻骨干人才长期跟踪、培养、使用及评价体系,全力打造一支涵盖临床、科教、管理为一体并能紧跟学科前沿的人才队伍。
大力推进全病程管理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创新模式,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线上+线下”全病程管理平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健康及护理需求。在开辟运动员管理、台胞健康之家、太保服务驿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警民共建、高校健康两个互联网医院特色服务专区。医院计划通过3个阶段的优化提升,实现患者的全病程跟踪管理,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同时整合医联体资源,积极配合推动医保支付改革政策落地,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院长寄语
2025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秉承“百年救世 诚毅永恒”的院训,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聚精会神抓好健康服务,推动医教研管协同发展,砥砺深耕,笃行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新实践作出附属二院的贡献。
——康宁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康宁:
笃行致远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康宁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潘志明 高莹
百年医院,勇毅前行。作为厦门岛外首家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附属二院”)不仅承载着集美区百余万人口的就医需求,更把高质量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市乃至泉州、漳州、龙岩等闽西南地区。
附属二院院长康宁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全院职工将凝心聚力、奋楫扬帆,确保新年度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各项改革任务,让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回顾2024
满意度居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记者: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医院的总体工作有哪些亮点?
康宁:2024年,在厦门医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全体职工砥砺奋进,医、教、研、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健康厦门建设贡献“附属二院力量”。
在党建引领方面,附属二院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在2024年全市医院满意度测评结果中,我院总体成绩居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在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医院坚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核心竞争力,在全省率先将无陪护病房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顺利完成胸心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4个病区试点工作。每个病区均设置专门的护理员管理师,负责对护理员进行管理。目前无陪护病房成效显著,家属陪护率降至20.21%,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6.07%,省内外多家医院前来观摩学习。同时,推出老年患者助诊陪诊服务,为老年和残障患者提供全程就医陪伴,切实解决了他们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新增市级建设项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获批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项;新增器械临床试验基地2个;新签约名医工作室1个;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持续推进与国内名院名医的交流协作,目前在运行的19个名医/专家工作室开展各类诊疗活动181次,解决疑难病例200余例,指导科研21次,促进了医院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扩大了医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分别于龙岩人民医院和连城县总医院设立薛克营和纪明开、刘亚辉名医工作室,带动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医院重点学科在周边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在教学科研方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科研成果丰硕。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和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28篇,累积影响因子达74.7,CSCD论文4篇;获得2023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2项,签约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共28项。同时,圆满完成厦门医学院教学任务,2023-2024学年承担教学任务10085学时,完成各专业实习生培养与管理任务339人;获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0项。医院在教学方面注重质量和创新,为培养医学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精准对接多样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求。组织328名专科护士线上坐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免费护理服务;“掌上医院”增设导航地图,拓展了门诊治疗预约、检查预约、轮椅租赁、陪诊预约等新项目,注册用户数达83.2万人;开辟台胞健康之家、太保服务驿站两个互联网医院专区,为在厦台胞和养老对象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推广“数字看护”新模式,该模式获得厦门市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优秀案例一等奖;落实医保药品追溯信息工作。作为国家首批药品追溯码应用试点单位,创新药品信息追溯应用管理,管理案例获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二等奖。
展望2025
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
记者:2025年,医院有什么发展规划?
康宁:2025年,我院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厦门医学院和医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不断强化医疗质量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广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经验,让更多学科参与进来;完成第三轮院级重点专科及特色医疗技术培育项目遴选工作,争取1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2-3项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立项;围绕厦门医学院申硕工作目标,力争国家级住培基地实现突破;组建跨学科科研骨干团队,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取得突破。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引进3-5个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建立年轻骨干人才长期跟踪、培养、使用及评价体系,全力打造一支涵盖临床、科教、管理为一体并能紧跟学科前沿的人才队伍。
大力推进全病程管理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创新模式,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线上+线下”全病程管理平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健康及护理需求。在开辟运动员管理、台胞健康之家、太保服务驿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警民共建、高校健康两个互联网医院特色服务专区。医院计划通过3个阶段的优化提升,实现患者的全病程跟踪管理,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同时整合医联体资源,积极配合推动医保支付改革政策落地,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院长寄语
2025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秉承“百年救世 诚毅永恒”的院训,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聚精会神抓好健康服务,推动医教研管协同发展,砥砺深耕,笃行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新实践作出附属二院的贡献。
——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