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网融合齐发力 绘就平安新篇章 |
翔安公安分局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社区警务、社区网格深度融合 |
|
2024年11月01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res/2024-11/01/A06/7344600_tpzz_1730376806980_b.jpg) |
翔安公安纵深推进“警网融合”机制,织密基层平安网。 郑小滨 摄 |
|
![](../../../res/2024-11/01/A06/7344593_tpzz_1730376802918_b.jpg) |
移动警务室里,民警实时查看周边情况。 |
|
![](../../../res/2024-11/01/A06/7344596_tpzz_1730376804699_b.jpg) |
网格员配合民辅警开展平安宣传。 |
|
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于鲁川 周燕芳
如今在翔安时常能见到这样一幕:社区网格员利用熟悉基层情况、贴近群众的特点,配合民辅警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为平安翔安贡献力量。这正是翔安公安分局打造“警网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有效缓解警力紧张的问题,翔安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联动融合新模式,打造“信息共采、政策共宣、隐患共排、防范共治、矛盾共化”的“警格+网格”治理新模式,实现从过去的“单打独斗”治理向“融合共治”的转变。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治理基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翔安公安分局根据工作实际,细化社区警务团队成员“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以职责制度化、考核规范化、融合常态化等措施积极推进“警网融合”,有效牵引网格员等群防队伍共同参与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处、反诈防骗宣传等工作,形成同向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在分局党委带领下,各派出所在“警网融合”创新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今年4月,马巷派出所在郑坂社区率先推出警网合署办公模式,对郑坂社区16个网格实行“网格事务日清周结月通报”以及出租房分级管理机制,着力推动网格职能有机融合;金海派出所扎实推进网格工作周会商制度,把每周网格事务纳入社区周例会通报内容,有效提升了“警网融合”治理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翔安公安分局还按照“一员多岗、一岗多能”标准,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开展网格员制度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反诈宣防业务培训280余场。
抓实人口管理 筑牢安全防线
人口管理是公安工作的根基。在网格员和民辅警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马巷派出所通过基础信息采集登记发现隐患线索14条,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从去年的85%提升到97%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警网融合”机制的有效运用。
自推行“警网融合”模式以来,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围绕辖区重点事、重点物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同时深入社区,落实落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如今,网格员不仅是群众身边的“贴心管家”,更是社区民辅警的“最佳助手”。
平安建设宣传也是社区民辅警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警网融合”机制投入运行以来,派出所的民辅警以网格工作室为依托,借助各类网格工作群以及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将反诈、防盗、交通、消防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嵌入其中。通过网格员这一关键纽带,在民警与群众之间成功搭建起一座全民联动的防范教育宣传之桥。“辖区内人口数量庞大,而警力相对有限,这就需要群防群治力量一同参与进来。如今有了网格员配合民辅警进行入户走访、宣传等工作,工作效率也提升了。”翔安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民警蔡锡告诉记者。
定点流动结合 织密巡防网络
郑坂社区是翔安区流动人口聚居地,在这里能够看到民警在移动警务室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时查看周边情况,开展巡逻防控,也能看到郑坂警网服务管理中心的民辅警、网格员采用“步巡+定点”的模式,不间断开展巡逻。巡逻防控遍及社区每一个角落,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安全感。
9月30日,翔安区5个崭新的移动警务室正式上岗。这是翔安公安分局推进“警网融合”“消巡整合”,完善警保联动等机制的举措之一。记者了解到,为切实织密辖区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减少街面发案情况,今年翔安公安分局加大警务站、移动警务中台等建设投入,通过警网联动,以“定点+流动”的方式,加强日常街路巡防工作,进一步夯实平安翔安根基。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翔安公安分局还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在全面强化护村巡逻力量的基础上,对35个重点村居的消防巡护队、护村巡逻队进行整合与提升,并通过分类强化力量、规范统一管理、日常业务督导等举措,切实加强重点村居的治安巡护工作。
发挥前哨作用 及时化解矛盾
10月20日,新店派出所辖区两名群众因租赁合同产生纠纷。网格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派出所报告。社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与网格员一起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几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协议。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得益于“警网融合”机制的有效运行。
今年,翔安公安分局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网格+调解”模式,促使网格员与社区民辅警共同发挥“前哨”作用,成为居民身边随时待命的“办事员”和“调解员”。记者了解到,平日里,网格员与民辅警紧密协作,深入社区,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潜在的矛盾点,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情况。随着“警网融合”工作向纵深推进,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实现“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社区”。
与此同时,翔安公安分局在多个社区设立调解室,借助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能及早发现、全方位干预、及时调处,各类安全隐患能及时消除。今年以来,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数千起,调解率达98.1%。
警网融合齐发力 绘就平安新篇章
翔安公安分局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社区警务、社区网格深度融合
![](../../../res/2024-11/01/A06/7344600_tpzz_1730376806980_b.jpg) |
翔安公安纵深推进“警网融合”机制,织密基层平安网。 郑小滨 摄 |
|
![](../../../res/2024-11/01/A06/7344593_tpzz_1730376802918_b.jpg) |
移动警务室里,民警实时查看周边情况。 |
|
![](../../../res/2024-11/01/A06/7344596_tpzz_1730376804699_b.jpg) |
网格员配合民辅警开展平安宣传。 |
|
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于鲁川 周燕芳
如今在翔安时常能见到这样一幕:社区网格员利用熟悉基层情况、贴近群众的特点,配合民辅警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为平安翔安贡献力量。这正是翔安公安分局打造“警网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有效缓解警力紧张的问题,翔安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联动融合新模式,打造“信息共采、政策共宣、隐患共排、防范共治、矛盾共化”的“警格+网格”治理新模式,实现从过去的“单打独斗”治理向“融合共治”的转变。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治理基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翔安公安分局根据工作实际,细化社区警务团队成员“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以职责制度化、考核规范化、融合常态化等措施积极推进“警网融合”,有效牵引网格员等群防队伍共同参与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处、反诈防骗宣传等工作,形成同向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在分局党委带领下,各派出所在“警网融合”创新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今年4月,马巷派出所在郑坂社区率先推出警网合署办公模式,对郑坂社区16个网格实行“网格事务日清周结月通报”以及出租房分级管理机制,着力推动网格职能有机融合;金海派出所扎实推进网格工作周会商制度,把每周网格事务纳入社区周例会通报内容,有效提升了“警网融合”治理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翔安公安分局还按照“一员多岗、一岗多能”标准,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开展网格员制度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反诈宣防业务培训280余场。
抓实人口管理 筑牢安全防线
人口管理是公安工作的根基。在网格员和民辅警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马巷派出所通过基础信息采集登记发现隐患线索14条,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从去年的85%提升到97%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警网融合”机制的有效运用。
自推行“警网融合”模式以来,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围绕辖区重点事、重点物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同时深入社区,落实落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如今,网格员不仅是群众身边的“贴心管家”,更是社区民辅警的“最佳助手”。
平安建设宣传也是社区民辅警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警网融合”机制投入运行以来,派出所的民辅警以网格工作室为依托,借助各类网格工作群以及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将反诈、防盗、交通、消防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嵌入其中。通过网格员这一关键纽带,在民警与群众之间成功搭建起一座全民联动的防范教育宣传之桥。“辖区内人口数量庞大,而警力相对有限,这就需要群防群治力量一同参与进来。如今有了网格员配合民辅警进行入户走访、宣传等工作,工作效率也提升了。”翔安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民警蔡锡告诉记者。
定点流动结合 织密巡防网络
郑坂社区是翔安区流动人口聚居地,在这里能够看到民警在移动警务室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时查看周边情况,开展巡逻防控,也能看到郑坂警网服务管理中心的民辅警、网格员采用“步巡+定点”的模式,不间断开展巡逻。巡逻防控遍及社区每一个角落,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安全感。
9月30日,翔安区5个崭新的移动警务室正式上岗。这是翔安公安分局推进“警网融合”“消巡整合”,完善警保联动等机制的举措之一。记者了解到,为切实织密辖区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减少街面发案情况,今年翔安公安分局加大警务站、移动警务中台等建设投入,通过警网联动,以“定点+流动”的方式,加强日常街路巡防工作,进一步夯实平安翔安根基。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翔安公安分局还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在全面强化护村巡逻力量的基础上,对35个重点村居的消防巡护队、护村巡逻队进行整合与提升,并通过分类强化力量、规范统一管理、日常业务督导等举措,切实加强重点村居的治安巡护工作。
发挥前哨作用 及时化解矛盾
10月20日,新店派出所辖区两名群众因租赁合同产生纠纷。网格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派出所报告。社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与网格员一起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几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协议。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得益于“警网融合”机制的有效运行。
今年,翔安公安分局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网格+调解”模式,促使网格员与社区民辅警共同发挥“前哨”作用,成为居民身边随时待命的“办事员”和“调解员”。记者了解到,平日里,网格员与民辅警紧密协作,深入社区,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潜在的矛盾点,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情况。随着“警网融合”工作向纵深推进,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实现“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社区”。
与此同时,翔安公安分局在多个社区设立调解室,借助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能及早发现、全方位干预、及时调处,各类安全隐患能及时消除。今年以来,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数千起,调解率达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