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台商周刊
|
台湾业者与客商交流。记者 潘薇 摄 |
|
|
王冠杰打造妈祖IP茶叶礼盒。 记者 潘薇 摄 |
|
晨报记者 潘薇
“来一杯台湾冻顶乌龙茶吧!”日前,在2024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以下简称“厦门国际茶博会”)台湾展区,不少台湾商家带着自家特色产品前来参展推广。喝茶、品茶、“玩”茶、买茶,两岸民众以茶会友,共品茶香。多位台湾参展商表示,今年的厦门国际茶博会十分热闹,有近1500家企业参展。两岸茶界也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贸易往来、茶缘相融。
茶人世家带好茶交朋友
来自台湾南投县竹山镇的茶商叶淑盆,此次特别把自家的“拿手好茶”带到厦门国际茶博会现场。她是“游山茶访”第五代制茶人,家族从事种茶、制茶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正积极拓展大陆市场,共叙茶缘。
叶淑盆表示,去年他们参展的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今年再接再厉,带来更多好茶与大陆朋友分享。她说:“今年我们带来了特色甜香冻顶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品种和制茶工艺是从福建传过来的,在台湾地区经过演变和技术提升等,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台湾乌龙茶。”
除了推广茶叶以外,许多茶商还在包装设计上下足了功夫。来自台中的王冠杰,把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妈祖”形象,创新地运用在茶包装中,收获了不少茶友的芳心。王冠杰说:“我去年参加了背着‘妈祖回娘家’的徒步活动,两岸青年背着妈祖神像从泉州天后宫徒步到莆田湄洲岛祖庙。我觉得有海的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台湾乌龙茶是闽南人常喝的茶,我们希望通过将妈祖IP跟茶叶相结合,把妈祖和茶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特色台湾岩矿壶亮眼
台湾展区的参展企业数量多,展品种类也十分丰富。从事陶艺创作近30年的台湾陶艺家李仁嵋此次带来亲手设计的百件茶器,其中完全采集当地天然原料创作的台湾岩矿壶是一大特色。
李仁嵋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时,台湾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裸露的岩矿因缘际会成了台湾壶艺创作者的素材,从而有了岩矿壶。这种壶不仅造型独特,还具有净化、改善茶质的功效。李仁嵋说:“在厦门国际茶博会,我们可以直接跟消费者互动,可以更深刻了解消费者对我们器物的想法。同时,我们更想来看看大陆市场情况,特别是关于大陆茶文化和茶器具现代的走向和趋势。”
台商以茶会友 共觅市场商机
|
台湾业者与客商交流。记者 潘薇 摄 |
|
|
王冠杰打造妈祖IP茶叶礼盒。 记者 潘薇 摄 |
|
晨报记者 潘薇
“来一杯台湾冻顶乌龙茶吧!”日前,在2024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以下简称“厦门国际茶博会”)台湾展区,不少台湾商家带着自家特色产品前来参展推广。喝茶、品茶、“玩”茶、买茶,两岸民众以茶会友,共品茶香。多位台湾参展商表示,今年的厦门国际茶博会十分热闹,有近1500家企业参展。两岸茶界也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贸易往来、茶缘相融。
茶人世家带好茶交朋友
来自台湾南投县竹山镇的茶商叶淑盆,此次特别把自家的“拿手好茶”带到厦门国际茶博会现场。她是“游山茶访”第五代制茶人,家族从事种茶、制茶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正积极拓展大陆市场,共叙茶缘。
叶淑盆表示,去年他们参展的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今年再接再厉,带来更多好茶与大陆朋友分享。她说:“今年我们带来了特色甜香冻顶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品种和制茶工艺是从福建传过来的,在台湾地区经过演变和技术提升等,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台湾乌龙茶。”
除了推广茶叶以外,许多茶商还在包装设计上下足了功夫。来自台中的王冠杰,把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妈祖”形象,创新地运用在茶包装中,收获了不少茶友的芳心。王冠杰说:“我去年参加了背着‘妈祖回娘家’的徒步活动,两岸青年背着妈祖神像从泉州天后宫徒步到莆田湄洲岛祖庙。我觉得有海的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台湾乌龙茶是闽南人常喝的茶,我们希望通过将妈祖IP跟茶叶相结合,把妈祖和茶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特色台湾岩矿壶亮眼
台湾展区的参展企业数量多,展品种类也十分丰富。从事陶艺创作近30年的台湾陶艺家李仁嵋此次带来亲手设计的百件茶器,其中完全采集当地天然原料创作的台湾岩矿壶是一大特色。
李仁嵋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时,台湾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裸露的岩矿因缘际会成了台湾壶艺创作者的素材,从而有了岩矿壶。这种壶不仅造型独特,还具有净化、改善茶质的功效。李仁嵋说:“在厦门国际茶博会,我们可以直接跟消费者互动,可以更深刻了解消费者对我们器物的想法。同时,我们更想来看看大陆市场情况,特别是关于大陆茶文化和茶器具现代的走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