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剪报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昨日上午,在厦门市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及市民读者的共同见证下,洪卜仁剪报资料馆在厦门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正式揭牌开馆并对外开放。
洪卜仁先生被誉为“厦门的活字典”,他的一生致力于厦门地方文史的研究与传承,对于厦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洪卜仁剪报资料馆是福建省公共图书馆里首个文史剪报资料主题空间,馆内收藏了洪卜仁毕生收集的数十万件有关厦门、闽台、华侨华人等100多个专题的剪报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该馆围绕洪卜仁捐赠的剪报资料进行馆藏揭示、数据库建设、文献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旨在打造一个集阅读、研究、交流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
目前,厦门市图书馆初步整理出“华侨华人专题”“经济特区发展专题”“鼓浪屿专题”“涉台专题”“抗战专题”5大专题,共256件1.7万余篇剪报资料,以及100篇手稿、档案等,均为首次对外展出。
此外,洪卜仁剪报资料已数字化扫描12万余篇,市图书馆通过厦门记忆数据库发布了1.4万余篇,其中,华侨华人剪报资料7691篇、其他专题6396篇,读者可以在厦门市图书馆内查阅和利用。
此次开馆,市图书馆还利用馆藏剪报资料,策划了“庆祝厦门解放75周年系列展”、“厦门历史上的今天”图文展以及“岁月留痕”、“时光剪影”实物展等,让市民读者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厦门的历史文化。
厦门市图书馆馆长林丽萍称,将以此为契机,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地方文史研究、交流搭建平台,深化地方文化传承,共同书写厦门文化事业新篇章。
在揭牌仪式现场,洪卜仁家属代表洪专斌向厦门市图书馆捐赠了剪报资料。当日还同步举办了“圕圕围茶派”第3期“史海淘金——洪卜仁先生的文史故事”对谈雅集活动。
洪卜仁剪报资料馆 揭牌开馆对外开放
·A4·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剪报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昨日上午,在厦门市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及市民读者的共同见证下,洪卜仁剪报资料馆在厦门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正式揭牌开馆并对外开放。
洪卜仁先生被誉为“厦门的活字典”,他的一生致力于厦门地方文史的研究与传承,对于厦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洪卜仁剪报资料馆是福建省公共图书馆里首个文史剪报资料主题空间,馆内收藏了洪卜仁毕生收集的数十万件有关厦门、闽台、华侨华人等100多个专题的剪报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该馆围绕洪卜仁捐赠的剪报资料进行馆藏揭示、数据库建设、文献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旨在打造一个集阅读、研究、交流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
目前,厦门市图书馆初步整理出“华侨华人专题”“经济特区发展专题”“鼓浪屿专题”“涉台专题”“抗战专题”5大专题,共256件1.7万余篇剪报资料,以及100篇手稿、档案等,均为首次对外展出。
此外,洪卜仁剪报资料已数字化扫描12万余篇,市图书馆通过厦门记忆数据库发布了1.4万余篇,其中,华侨华人剪报资料7691篇、其他专题6396篇,读者可以在厦门市图书馆内查阅和利用。
此次开馆,市图书馆还利用馆藏剪报资料,策划了“庆祝厦门解放75周年系列展”、“厦门历史上的今天”图文展以及“岁月留痕”、“时光剪影”实物展等,让市民读者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厦门的历史文化。
厦门市图书馆馆长林丽萍称,将以此为契机,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地方文史研究、交流搭建平台,深化地方文化传承,共同书写厦门文化事业新篇章。
在揭牌仪式现场,洪卜仁家属代表洪专斌向厦门市图书馆捐赠了剪报资料。当日还同步举办了“圕圕围茶派”第3期“史海淘金——洪卜仁先生的文史故事”对谈雅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