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送上创意公益课程 |
2024年09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12版
·
台商周刊
台胞蔡淑玲是孩子们口中的“铃铛老师”,来到大陆十多年的她,从一开始的“没有事情做”,到现在“几乎忙不过来”。拿到社工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蔡淑玲收获满满,发光发热。
2011年,蔡淑玲跟随家人定居厦门,曾经在台湾担任幼教老师的她,不满足于全职太太的身份,与朋友一起开设公益课堂。“2014年,我和朋友们一起到漳州的小学开展助学、研学活动。”蔡淑玲告诉记者,他们带着厦门的小朋友在寒暑假时前往漳州的小学交流。
2021年,台胞社工服务中心成立,蔡淑玲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我是首批考取社工证的台胞。”蔡淑玲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她对厦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很多机会参与志愿服务。“现在我基本上每周都要到叶厝社区为孩子们上课,读创意绘本,在台湾叫作‘故事妈妈’。”蔡淑玲说,她喜欢孩子们叫她“铃铛”,“我觉得孩子们上课要放松,不必叫老师,因为老师这个称呼会让孩子们产生很尊敬的感觉,我更希望他们能随时展示自己。”蔡淑玲希望把自己在幼教方面的经验传递给更多人,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除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以外,也应当引导家长培养好亲子关系。
蔡淑玲不仅是孩子们的“铃铛”,也是厦门兴才学院的兼职老师。“整个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进步。希望未来这群孩子进入幼教这个行业的时候,可以用创意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小朋友。”蔡淑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