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肿瘤医院大肠癌多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 |
真情“肠”伴 52载守护患者健康 |
|
|
2024年09月06日·海西晨报·
第A10版
·
名医周刊
 |
蔡三军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朱晖
实习生 陈乐怡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他每周至少有三天要戴上听诊器,在门诊为患者“把脉人生”,另外几天则“全副武装”走进手术室。2024年8月,他被赋予新的重任,带领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大肠外科破浪前行。他就是复旦肿瘤医院大肠癌多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今年68岁,已守护了患者健康52年。
优异成绩考上顶级医学院
52年前,蔡三军提前结束了高中学业,被分配到徐州一家医院成为一名放射科技师。当时,他要读《投照技术学》《软组织肿瘤》等用英文写的专业书,可他没学过英语。他没有打退堂鼓,工作之余拿英语字典对照专业书学习,最终不仅掌握了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还学会修理医院仅有的两台X光机。
如果人生至此驻足,蔡三军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然而,风华正茂的他,有更高的追求。1978年,通过80天的“复习”,蔡三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被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在校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校名额,1983年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4年,他入选临床医学博士培训计划,成为全国首批60位临床医学博士中的一员。之后,他走出国门,探访那些全球最顶尖的医疗中心,“疯狂吸收”那个年代前沿医学技术理念。回国后不久,因医术精湛,他的名声渐渐传遍江浙沪。
为患者“遮风挡寒”
“医生,就该在患者‘最冷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寒。”经半世风雨,蔡三军仍怀揣一腔热血,和肠癌“过招”。
39岁的市民刘先生是一位肠癌晚期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全身化疗和靶向治疗,肝脏转移灶控制了,但原发灶退缩不明显,都快把肠管堵住了,不做手术就会导致肠梗阻,随时有生命危险。由于刘先生肿瘤巨大且距肛门仅5厘米,其他医院都不敢手术。听说蔡三军从上海来到厦门,刘先生慕名前来求诊。蔡三军团队为刘先生进行了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切除了他肠管内的巨大原发肿瘤,还保住了他的肛门。术后刘先生大便通畅,避免了肠梗阻的发生。“手术只是第一步,综合治疗才是打败肿瘤的关键。”蔡三军介绍,后续会通过靶向治疗、化疗、放疗、介入、影像诊断、中西医结合、心理辅导、康复治疗等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许女士今年48岁,8年前被查出患有肠癌,曾在其他医院做过手术,但又出现结直肠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由于治疗难度大,其他医院不敢再治疗。抱着一线希望,许女士找到了蔡三军团队。“她的手术难点在于,转移灶就在人体最大两根血管附近,一旦出血就是术中大出血,没有生还机会,要求手术医生具有高超的大血管破裂修复技术,对医生技术和心理都是极大考验。”蔡三军团队迎难而上,为许女士完成了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加上后续综合治疗,目前许女士实现了“临床治愈”。
“晚期肠癌复发,过去治疗上没有好办法,患者几乎没有生存希望。”因此,蔡三军团队近年来把肠癌复发转移的综合治疗作为攻关重点,做到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病例,目前针对结直肠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近20%,3年生存率接近50%,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
68岁仍精益求精
虽然已经68岁,蔡三军仍在努力学习,精益求精。蔡三军表示,肠癌手术单兵作战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医生适应了时代要求,掌握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和技术,病人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代表了他对于医学研究的态度。
“不仅要做手术,更要带出规范、带出理念,为闽西南百姓培养一个带不走的团队。”在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成立“蔡三军名医工作室”后,蔡三军希望,把最新的外科技术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传输给厦门医生,把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接诊的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基本持平,最终带动区域肿瘤治疗水平提高和多学科发展。
复旦肿瘤医院大肠癌多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
真情“肠”伴 52载守护患者健康
 |
蔡三军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朱晖
实习生 陈乐怡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他每周至少有三天要戴上听诊器,在门诊为患者“把脉人生”,另外几天则“全副武装”走进手术室。2024年8月,他被赋予新的重任,带领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大肠外科破浪前行。他就是复旦肿瘤医院大肠癌多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今年68岁,已守护了患者健康52年。
优异成绩考上顶级医学院
52年前,蔡三军提前结束了高中学业,被分配到徐州一家医院成为一名放射科技师。当时,他要读《投照技术学》《软组织肿瘤》等用英文写的专业书,可他没学过英语。他没有打退堂鼓,工作之余拿英语字典对照专业书学习,最终不仅掌握了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还学会修理医院仅有的两台X光机。
如果人生至此驻足,蔡三军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然而,风华正茂的他,有更高的追求。1978年,通过80天的“复习”,蔡三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被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在校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校名额,1983年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4年,他入选临床医学博士培训计划,成为全国首批60位临床医学博士中的一员。之后,他走出国门,探访那些全球最顶尖的医疗中心,“疯狂吸收”那个年代前沿医学技术理念。回国后不久,因医术精湛,他的名声渐渐传遍江浙沪。
为患者“遮风挡寒”
“医生,就该在患者‘最冷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寒。”经半世风雨,蔡三军仍怀揣一腔热血,和肠癌“过招”。
39岁的市民刘先生是一位肠癌晚期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全身化疗和靶向治疗,肝脏转移灶控制了,但原发灶退缩不明显,都快把肠管堵住了,不做手术就会导致肠梗阻,随时有生命危险。由于刘先生肿瘤巨大且距肛门仅5厘米,其他医院都不敢手术。听说蔡三军从上海来到厦门,刘先生慕名前来求诊。蔡三军团队为刘先生进行了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切除了他肠管内的巨大原发肿瘤,还保住了他的肛门。术后刘先生大便通畅,避免了肠梗阻的发生。“手术只是第一步,综合治疗才是打败肿瘤的关键。”蔡三军介绍,后续会通过靶向治疗、化疗、放疗、介入、影像诊断、中西医结合、心理辅导、康复治疗等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许女士今年48岁,8年前被查出患有肠癌,曾在其他医院做过手术,但又出现结直肠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由于治疗难度大,其他医院不敢再治疗。抱着一线希望,许女士找到了蔡三军团队。“她的手术难点在于,转移灶就在人体最大两根血管附近,一旦出血就是术中大出血,没有生还机会,要求手术医生具有高超的大血管破裂修复技术,对医生技术和心理都是极大考验。”蔡三军团队迎难而上,为许女士完成了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加上后续综合治疗,目前许女士实现了“临床治愈”。
“晚期肠癌复发,过去治疗上没有好办法,患者几乎没有生存希望。”因此,蔡三军团队近年来把肠癌复发转移的综合治疗作为攻关重点,做到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病例,目前针对结直肠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近20%,3年生存率接近50%,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
68岁仍精益求精
虽然已经68岁,蔡三军仍在努力学习,精益求精。蔡三军表示,肠癌手术单兵作战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医生适应了时代要求,掌握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和技术,病人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代表了他对于医学研究的态度。
“不仅要做手术,更要带出规范、带出理念,为闽西南百姓培养一个带不走的团队。”在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成立“蔡三军名医工作室”后,蔡三军希望,把最新的外科技术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传输给厦门医生,把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接诊的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基本持平,最终带动区域肿瘤治疗水平提高和多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