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 两岸学子互学互鉴 |
| ||
| ||
| ||
| ||
|
晨报记者 潘薇 陈翠仙
实习生 施伊庭
“通过这几天与大陆同学的相处,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台北科技大学学生孙达恩说,上周末,他参加了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暨短视频创作营,不仅了解了短视频制作思路与创意文化,也通过交流与大陆朋友交友交心,彼此更熟悉了解。
这个暑假,两岸研学活动在厦门如火如荼地展开,围绕文化交流、体育比赛等,两岸青少年互动交流,越走越近,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不同地方同学 合作拍摄短片
上周末,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华侨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暨短视频创作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闭幕。两岸19所高校的130名青年师生于此间碰撞思维、分享创意。
来自两岸的130名青年师生混合分为20个小组,聚焦“家的影像 心的连接”主题,经过7天的学习,每个小组提交1个参评短视频作品。最终经各小组汇报及评委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11项。
台湾淡江大学的余亭蓁所在小组创作的作品《家:你敢创出新意吗?》夺得了一等奖。她说,小组的4名同学来自不同地方,大家发挥各自所长、齐心协力,用短视频这一生动的方式来珍藏两岸青年朋友共同的回忆。余亭蓁说:“组员都很友善,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起拍摄影片。我们想要从彼此的角度,将创作理念与两岸文化结合,拍出来呈现给大家。”华侨大学学生林诗于说:“我们带着台湾学生看福建的美丽之处。通过短视频记录与回忆,会发现两岸很多东西是相似的,就像家一样。”
据悉,海峡两岸高校文化创意论坛自华侨大学2011年发起以来,先后组织了300多个团队2600多名两岸青年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期间,两岸学子共同听取专家报告,探访厦门影视产业基地和MCN机构,考察大陆影视及网络传播产业,并携手深入厦门、泉州的大街小巷、红砖古厝等地创作短视频。
2000多名足球小将 齐聚厦门展风采
7月18日,2024年“白海豚杯”海峡两岸(厦门)青少年足球赛在厦门工学院拉开帷幕。本次足球交流赛由厦门市足球协会主办,吸引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206支球队的2000多名小球员参赛。其中,台湾地区共有5支代表队、127名小球员参赛,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首次来大陆参加足球交流活动。
台中球员李俊纬说:“我第一次来厦门踢足球,很开心,觉得在这里踢足球很有趣。”金门球员邱柏砚说:“我希望除了能与大陆同学互相切磋外,也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
台中海线足球协会教练林佳萱表示,大陆踢足球的风气比台湾盛行,来到厦门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喜欢踢足球,台湾小朋友来参加活动,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金门县足球协会秘书长卢莉莉此次带着一群金门小学生过来参赛,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她说,火热的赛场让孩子的暑假变得更加充实又有意义。“我儿子也爱踢足球,参加这次活动是非常棒的体验。”
参赛小球员们将在接下来的10余天时间里,进行300多场比赛。赛事期间,他们还将到鼓浪屿、陈嘉庚纪念馆等地进行研学参访,通过“足球+文旅”的形式,感受厦门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福建省足协副主席、厦门市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苏美龙说:“我觉得通过足球运动,大家能呈现出各自的优势跟风采,能够增进两岸民众的友谊,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集合在一起,也展现了‘一家亲’的氛围。”
共同学闽南文化 与新朋友相处愉悦
日前,由厦门市教育局主办、厦门二中承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举行,两岸约140名师生共同探寻闽南文化。本次夏令营从7月15日持续至19日,吸引厦门、泉州、漳州、龙岩、金门等地学校学生参与。其间,营员们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闽南文化课程、非遗文化课程、宋江阵体验课程、海丝文化课程、龙舟课程,还参访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探访九风山祈风民俗等。
就读于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台生嵇镜媛告诉记者,他们与金门来的学生们相处愉快,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与他们一起讨论两岸的热门电视剧以及手机软件等。
厦门二中副校长郑少群介绍,举办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让两岸学子通过观察走访、文化课程和考察研究等方式,增进学生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增强两岸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加深友谊,让两岸同胞情谊更加深厚,同时,让两岸学生以“五缘”为桥梁,共创美好未来。
去年来厦交流 今年报考集大
在五缘湾上扬帆起航、到龙舟池畔寻找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集美大学与集美区联合主办的 “热爱海洋,逐梦青春”2024年海峡两岸青少年海洋科技文化节(研习营)持续至7月16日,吸引了来自台湾大学、东吴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5所台湾高校和6所中学的40名台湾学生,与40名在厦学生结对,踏上海洋科技文化探索之旅。两岸学子在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学习,体验海洋技术;前往五缘湾、鼓浪屿、集美塔等地参观,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学习帆船知识等。
台湾领队、开南大学助理教授段承恩表示,研习营不是第一次举办了,相较去年,今年台湾学生报名更加踊跃,不到一周就已经满营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因为名额限制而没法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两岸学子在学术上进行交流,也增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找到共同点和平衡点。”
来自桃园的唐以诺是研习营的老朋友,去年就曾来厦参与活动。去年的研习营让他对厦门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今年报考了集美大学,即将在9月份开启求学之旅。“我所感兴趣的轮机工程在大陆发展较好,我想过来大陆就读,希望以后能够当上轮机长。”唐以诺说道。